第六百零八章 不上不下
大明官员(特指文官)明面上具有九品十八级,还有个无品级的不入流,但正经文官区间基本上就是七品到二品。
七品以下都是杂官,二品以上都是加官虚衔,不在常规文官体系之内。
所以一般做到二品尚书就能称位极人臣了,内阁大学士也要先挂个虚衔尚书来确定基本政治待遇,然后才能套上宫保衔。
在二到七这個区间里,抛开翰林光环加成不说,秦德威目前的正五品就是个中间层,而三品以上才能被成为高官。
至于如何从五品中层变成三品大员,真正懂行的人都知道,难点不在于四升三,而在于五升四。
四品升三品相对不算难,但五品升四品才是最难的,尤其是对秦德威这样的词臣来说。
如果打开大明的官职表仔细看,就能发现五品的位置非常多,从朝廷到地方各种各样的五品。
大学士、翰林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左右庶子、六部郎中、六部员外郎、府同知、光禄少卿、大理寺丞、按察佥事等等,都是正五品或者从五品。
然后三品官职也不遑多让,同样丰富多彩,而且很多都是不限名额的。。
虚虚实实的侍郎是三品,大部分副都御史巡抚是三品,还有大理寺、太常寺、通政司、光禄寺、太仆寺等衙门主官也是正三品或者从三品。
但是再看夹在三和五中间的四品,就会发现,位置瞬间变少了很多,比三品和五品两个档次都要少。
整个京城, 不包括外放的右佥都御史, 可能一共就只有十来个正四品官职,其中只有一个是词臣。
而且更稀缺的是, 京城里的从四品只有国子监祭酒这么一个位置,也算半个词臣。
看到这里应该都能明白了,五品升四品是一个什么概念,多少官员就尴尬的卡在了五品。
再想想六部架构就更能明白, 中层是五品郎中, 再往上就是三品侍郎,独独没有四品官职。
所以在大明官场里,四品对官员而言并不是承上启下,而是不上不下。
于是秦德威这个五升四的问题, 在加上秦德威本身的特殊性, 就真难住了嘉靖皇帝,干脆放权推给了廷议。
如果不是秦德威,本也不会这么麻烦,打发到外地当四品知府就可以过渡了。
但秦德威这样的状元是清流中的清流, 怎么能当知府去呢, 再说他才二十岁。
吏部尚书许瓒感觉, 这可能是自己掌管铨政以来, 所遇到的最棘手的人事问题!
嘉靖十八年一月二十三日,许天官来到东朝房, 主持今日的廷议,此时参加廷议的大臣基本都已经到场。
参加人员还是老规矩,三品以上大臣、科道的掌科掌道,以及衙门主官, 内阁与词臣回避。
廷议内容肯定不只是一件事情, 许天官作为主持人需要控场。
他正在琢磨, 应该把秦德威五升四问题放在最前面讨论, 还是放到最后面讨论,反正各有利弊吧。
不经意间,许天官眼角余光扫过东朝房的角落,瞥见了一道年轻的身影,安静乖巧的隐藏在人群最深处。
“你怎的在这里?”许天官疑惑的问。
那人反问道:“在下为何不能在这里?”
许天官忍不住喝道:“秦德威!这里是外朝廷议,不是你撒野的地方!未闻词臣列席廷议的道理!”
词臣和外朝真的是两回事, 词臣和内阁都是围绕皇帝转的秘书班子, 外朝是正式国家机构, 是两套不同运转体系。
秦德威“嘿嘿嘿”的笑了几声后, 开口说:“那个, 冢宰且先息怒,请听我解释!
在下还兼着个鸿胪寺少卿提督四夷馆,去年朝会时,还曾被人当成礼部序列官员来着!”
许尚书也是纵横朝堂四十年的老手了,立刻就反驳道:“那你既不是三品以上,亦不是科道官,仍然没资格列席!”
秦德威也继续解释说:“鸿胪寺虽然只是个五品衙门, 但主官也应该列席。
不过鸿胪寺正卿樊大人恰好今天生了病,便委托在下代替列席, 所以在下就不得不来了。”
众人无语,这樊大人应该是被迫生病的吧?也不知被秦德威抓住了什么把柄。
许天官只感觉头疼,又道:“今日廷议, 还要议论你的升迁之事,你觉得你不用回避?”
秦德威很善解人意的说:“你们说你们的,我就听听而已啊。再说了, 也没有当事人必须回避的规定吧?
当初廷推冢宰您做吏部尚书那次,冢宰您当时身为户部尚书,也在现场,并没有回避啊。”
许尚书扭头不管了,踏马的肯定说不过你秦德威,你爱怎么就怎么吧!
你自己好意思站在这里,听着别人对你品头论足就行!
然后赌气的许尚书直接开场说:“今日第一件事,皇上前日下诏到吏部,曰右庶子兼侍读学士秦德威修书有功,命我等议论秦德威升迁之事!”
一时间并没有人畅所欲言,只有左都御史霍韬敢开口道:“秦德威年资尚浅, 升为从四品即可,不必到正四品了。”
众人乍然听着霍韬的话,感觉很公允。
资历特别深的话, 可以直接正五到正四, 资历浅的, 就是正五到从四,没毛病!
但是再细想,数遍京城官职,从四品只有一个,那就是国子监祭酒。
至于外地的从四品官职,那是侮辱嘉靖男儿秦德威。
所以按这个套路升迁的话,秦德威只能去当国子监祭酒了,似乎没有任何其他选择。
话又说回来,国子监祭酒一般情况下,也常被默认成词臣迁转过渡职位。
主持廷议的许天官下意识看向秦德威,却见秦德威仿佛也陷入了沉思。
别人都以为秦德威是有目的而来,其实都是想多了,秦德威根本没什么既定目标。
对秦德威而言,再往上做什么官不一样?他之所站在这里,纯粹就是为了防止被坑的。
这时候,礼部尚书张潮出声道:“国子监算是归礼部辖制的,对此我要说几句。
诸君皆知,国子监中有数千监生学习,而祭酒责有训导之责,必须要能为人师表。
所以国子监祭酒人选向来看重三点,一是老成端重,二是学术精深,三是品德优良。”
然后张潮指着秦德威,抬高了声调,极力贬低说:“而秦德威此人年轻气盛,老成端重肯定是没有的!
至于其他,更谈不上学术精深,至于品德就不用提了。没有一条符合的,何以能为人师表?”
秦德威:“......”
老师你这是真心话大冒险吗?你真的这样想的吗?这不会是你的真实想法吧?
但霍韬却毫不犹豫的反驳张潮说:“张亭溪你太过谦逊了,须知举贤不避亲仇!你不能因为秦德威年轻,就断言不够老成端重啊。
要说学术,秦德威堂堂状元出身,都奉旨编两次书了,还能说学术不够?至于品德......做到为人师表还是没问题的。
总而言之,秦德威以状元出身担任国子监祭酒是非常合适的,代表着朝廷对国子监的重视,秦德威一定能重振国子监风气,为国培育更多贤才!”
秦德威:“......”
霍韬你说的这人是谁?
众人看看指着秦德威大肆贬低的张潮,再看看对着秦德威大唱赞歌的霍韬,只觉得现实太魔幻了!
要知道,秦德威与霍韬之间的关系不说是不共戴天,也称得上仇恨似海了。
不过魔幻完了后,很多人也渐渐回过味了。
国子监祭酒这个官职怎么说呢,虽然号称是词臣迁转序列的中间站,唯一的从四品,但确实也有点边缘。
只说位置,国子监位于京城的最北端,与其他衙署相隔最远。
而且当国子监祭酒,就意味着离开了皇帝身边,离开了主流政坛,平常也不会出入宫廷,对秦德威这样的人而言,应该是相当致命的。
想想最近走红的那位严阁老,当年他在国子监祭酒位置上苦苦熬了六年无所进步,最后没办法去了南京才把品级升上来。
从这个角度考虑,霍韬送秦德威去国子监,也真是善意满满了。
许天官听得津津有味,他忽然发现,如果调整好心态,不把自己当成强势主控,还是挺有乐子的。
最好的主持人,就是竭力挖掘出观众最想看的东西。
许天官忽然转头对着角落里的秦德威发问:“秦德威你怎么看?你本人对国子监祭酒职位有何看法?”
秦德威不假思索,慷慨激昂的答道:“国子监本来是个大有潜力可挖的地方,但近百年来却被搞得暮气沉沉,至今有名无实,徒费朝廷钱粮!
我若为祭酒,必将重振风气,让国子监再次恢复到高皇帝时的荣光!”
众人:“......”
秦学士你清醒点,别听到能当个一把手就这么激动,你不会真的认为,霍韬忽悠你去国子监是好意吧?
秦德威仿佛没注意到别人的眼神,举起手比比划划,滔滔不绝的阐述自己的上任思路:
“若我为祭酒,要充分利用国子监的数千读书人资源,办一份报纸,就是比邸报更为进化的一种东西!
纸面大小类似街头揭帖,内容也类似揭帖,但字体要小的多,可容纳内容也多数倍!
每旬出一份,政事政论,针砭时弊,热点话题,观点碰撞!说不定诸公的大名就会出现在上面!
技术上可以采用铜活字印刷,如果前期做不到,就用人手抄!发动国子监监生,短时间内能抄个几千到一万份,也足够发行了!
前期免费发行,然后每份一分银子发售,各衙门谁敢不买报纸,就重点关注!
稳定后争取月保底收入二百两,用以补贴监生,实现良性循环!”
卧槽!各衙署的大佬们听着听着就脸色剧变了,没人怀疑秦德威不敢胡来!
这踏马的如果真让胆大妄为的秦德威去了国子监,不是给所有衙门找麻烦吗?大家全都要被秦德威所谓的报纸支配!
秦德威实在恐怖如斯,去国子监这种边缘地方,都想着玩出花来!
礼部尚书张潮环视了一圈,幽幽的说:“敢问诸君,可还有人赞同秦德威出任国子监祭酒?”
没人说话,张潮又问霍韬:“你说呢?”
霍韬已经惊愕了半天,实在无言以对。
资格最老人物之一、刑部尚书兼京营总督王廷相也苦笑连连,对许天官说:“别考虑从四品了,直接议论四品吧!”
从四品官职只有国子监祭酒,如果不敢让秦德威去当这个,那就只能向上兼容正四品了。
朝廷里正四品官职有左佥都御史、通政司左右通政、大理寺少卿、太常寺少卿、太仆少卿、鸿胪寺卿,以及最尊贵的詹事府少卿。
正五品词臣直接加詹事府少卿,升为正四品本来也是常规操作,比如礼部尚书张潮张老师当初就是这么过来的。
但秦德威实在太年轻了,直接上正四品词臣,无论亲仇所有人都觉得太踏马的夸张了。
要知道,理论上词林官最顶级就是三品,并具备了入阁或者转尚书的资格。
二十岁就冲到四品词臣,只差一步就成为内阁大学士或者尚书的候选人,听起来像是搞笑。
许天官拧着眉毛,非常慎重的说:“詹事府少卿非资深翰林官不可兼任,秦德威年资太浅,不足以当之。”
这不是他对秦德威有意见,完全出自平衡朝堂的公心。
说完后,许天官又看向秦德威,试探秦德威的反应。
秦德威很淡定的回应说:“在下真心无所谓,反正都是为皇上效力,什么官职都一样。
说实话,我心里并无定数,任由诸君评定而已,即便让我出任国子监祭酒我也不介意!”
众人心里一起吐槽,可别提国子监了!
于是许天官拿出了一个方案:“秦德威翰林词臣官职可以不变,另加一个非词林的四品官职,也算是一种变通了。诸君意下如何?”
四品词林官太尊贵了,不能轻易给,就只能加一个其他序列的四品,同时保留原有五品词臣官职。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既照顾到品级牌面,又保持了词臣身份,对朝堂格局冲击也不至于太大。
又是霍韬开口提议说:“秦德威的鸿胪寺少卿升为正四品鸿胪寺卿,其他依旧,这样最顺。”
秦德威无语,这样与过去有什么区别?除了表面上五变成了四,居然什么都没变?
再说他的本官可是翰林词臣,又不是鸿胪寺!
鸿胪寺官职只是为了搭配提督四夷馆而套的,那种三流衙门,挂一个少卿或者正卿有么区别?
大部分人居然觉得这样安排挺合理,秦德威顿时感受到了来自朝臣集体的深深恶意!
既然这样,那就掀桌子吧!
http://www.cxzz958.com/damingxiaoxuesheng/2917908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xzz958.com。鬼吹灯手机版阅读网址:m.cxzz958.com
七品以下都是杂官,二品以上都是加官虚衔,不在常规文官体系之内。
所以一般做到二品尚书就能称位极人臣了,内阁大学士也要先挂个虚衔尚书来确定基本政治待遇,然后才能套上宫保衔。
在二到七这個区间里,抛开翰林光环加成不说,秦德威目前的正五品就是个中间层,而三品以上才能被成为高官。
至于如何从五品中层变成三品大员,真正懂行的人都知道,难点不在于四升三,而在于五升四。
四品升三品相对不算难,但五品升四品才是最难的,尤其是对秦德威这样的词臣来说。
如果打开大明的官职表仔细看,就能发现五品的位置非常多,从朝廷到地方各种各样的五品。
大学士、翰林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左右庶子、六部郎中、六部员外郎、府同知、光禄少卿、大理寺丞、按察佥事等等,都是正五品或者从五品。
然后三品官职也不遑多让,同样丰富多彩,而且很多都是不限名额的。。
虚虚实实的侍郎是三品,大部分副都御史巡抚是三品,还有大理寺、太常寺、通政司、光禄寺、太仆寺等衙门主官也是正三品或者从三品。
但是再看夹在三和五中间的四品,就会发现,位置瞬间变少了很多,比三品和五品两个档次都要少。
整个京城, 不包括外放的右佥都御史, 可能一共就只有十来个正四品官职,其中只有一个是词臣。
而且更稀缺的是, 京城里的从四品只有国子监祭酒这么一个位置,也算半个词臣。
看到这里应该都能明白了,五品升四品是一个什么概念,多少官员就尴尬的卡在了五品。
再想想六部架构就更能明白, 中层是五品郎中, 再往上就是三品侍郎,独独没有四品官职。
所以在大明官场里,四品对官员而言并不是承上启下,而是不上不下。
于是秦德威这个五升四的问题, 在加上秦德威本身的特殊性, 就真难住了嘉靖皇帝,干脆放权推给了廷议。
如果不是秦德威,本也不会这么麻烦,打发到外地当四品知府就可以过渡了。
但秦德威这样的状元是清流中的清流, 怎么能当知府去呢, 再说他才二十岁。
吏部尚书许瓒感觉, 这可能是自己掌管铨政以来, 所遇到的最棘手的人事问题!
嘉靖十八年一月二十三日,许天官来到东朝房, 主持今日的廷议,此时参加廷议的大臣基本都已经到场。
参加人员还是老规矩,三品以上大臣、科道的掌科掌道,以及衙门主官, 内阁与词臣回避。
廷议内容肯定不只是一件事情, 许天官作为主持人需要控场。
他正在琢磨, 应该把秦德威五升四问题放在最前面讨论, 还是放到最后面讨论,反正各有利弊吧。
不经意间,许天官眼角余光扫过东朝房的角落,瞥见了一道年轻的身影,安静乖巧的隐藏在人群最深处。
“你怎的在这里?”许天官疑惑的问。
那人反问道:“在下为何不能在这里?”
许天官忍不住喝道:“秦德威!这里是外朝廷议,不是你撒野的地方!未闻词臣列席廷议的道理!”
词臣和外朝真的是两回事, 词臣和内阁都是围绕皇帝转的秘书班子, 外朝是正式国家机构, 是两套不同运转体系。
秦德威“嘿嘿嘿”的笑了几声后, 开口说:“那个, 冢宰且先息怒,请听我解释!
在下还兼着个鸿胪寺少卿提督四夷馆,去年朝会时,还曾被人当成礼部序列官员来着!”
许尚书也是纵横朝堂四十年的老手了,立刻就反驳道:“那你既不是三品以上,亦不是科道官,仍然没资格列席!”
秦德威也继续解释说:“鸿胪寺虽然只是个五品衙门, 但主官也应该列席。
不过鸿胪寺正卿樊大人恰好今天生了病,便委托在下代替列席, 所以在下就不得不来了。”
众人无语,这樊大人应该是被迫生病的吧?也不知被秦德威抓住了什么把柄。
许天官只感觉头疼,又道:“今日廷议, 还要议论你的升迁之事,你觉得你不用回避?”
秦德威很善解人意的说:“你们说你们的,我就听听而已啊。再说了, 也没有当事人必须回避的规定吧?
当初廷推冢宰您做吏部尚书那次,冢宰您当时身为户部尚书,也在现场,并没有回避啊。”
许尚书扭头不管了,踏马的肯定说不过你秦德威,你爱怎么就怎么吧!
你自己好意思站在这里,听着别人对你品头论足就行!
然后赌气的许尚书直接开场说:“今日第一件事,皇上前日下诏到吏部,曰右庶子兼侍读学士秦德威修书有功,命我等议论秦德威升迁之事!”
一时间并没有人畅所欲言,只有左都御史霍韬敢开口道:“秦德威年资尚浅, 升为从四品即可,不必到正四品了。”
众人乍然听着霍韬的话,感觉很公允。
资历特别深的话, 可以直接正五到正四, 资历浅的, 就是正五到从四,没毛病!
但是再细想,数遍京城官职,从四品只有一个,那就是国子监祭酒。
至于外地的从四品官职,那是侮辱嘉靖男儿秦德威。
所以按这个套路升迁的话,秦德威只能去当国子监祭酒了,似乎没有任何其他选择。
话又说回来,国子监祭酒一般情况下,也常被默认成词臣迁转过渡职位。
主持廷议的许天官下意识看向秦德威,却见秦德威仿佛也陷入了沉思。
别人都以为秦德威是有目的而来,其实都是想多了,秦德威根本没什么既定目标。
对秦德威而言,再往上做什么官不一样?他之所站在这里,纯粹就是为了防止被坑的。
这时候,礼部尚书张潮出声道:“国子监算是归礼部辖制的,对此我要说几句。
诸君皆知,国子监中有数千监生学习,而祭酒责有训导之责,必须要能为人师表。
所以国子监祭酒人选向来看重三点,一是老成端重,二是学术精深,三是品德优良。”
然后张潮指着秦德威,抬高了声调,极力贬低说:“而秦德威此人年轻气盛,老成端重肯定是没有的!
至于其他,更谈不上学术精深,至于品德就不用提了。没有一条符合的,何以能为人师表?”
秦德威:“......”
老师你这是真心话大冒险吗?你真的这样想的吗?这不会是你的真实想法吧?
但霍韬却毫不犹豫的反驳张潮说:“张亭溪你太过谦逊了,须知举贤不避亲仇!你不能因为秦德威年轻,就断言不够老成端重啊。
要说学术,秦德威堂堂状元出身,都奉旨编两次书了,还能说学术不够?至于品德......做到为人师表还是没问题的。
总而言之,秦德威以状元出身担任国子监祭酒是非常合适的,代表着朝廷对国子监的重视,秦德威一定能重振国子监风气,为国培育更多贤才!”
秦德威:“......”
霍韬你说的这人是谁?
众人看看指着秦德威大肆贬低的张潮,再看看对着秦德威大唱赞歌的霍韬,只觉得现实太魔幻了!
要知道,秦德威与霍韬之间的关系不说是不共戴天,也称得上仇恨似海了。
不过魔幻完了后,很多人也渐渐回过味了。
国子监祭酒这个官职怎么说呢,虽然号称是词臣迁转序列的中间站,唯一的从四品,但确实也有点边缘。
只说位置,国子监位于京城的最北端,与其他衙署相隔最远。
而且当国子监祭酒,就意味着离开了皇帝身边,离开了主流政坛,平常也不会出入宫廷,对秦德威这样的人而言,应该是相当致命的。
想想最近走红的那位严阁老,当年他在国子监祭酒位置上苦苦熬了六年无所进步,最后没办法去了南京才把品级升上来。
从这个角度考虑,霍韬送秦德威去国子监,也真是善意满满了。
许天官听得津津有味,他忽然发现,如果调整好心态,不把自己当成强势主控,还是挺有乐子的。
最好的主持人,就是竭力挖掘出观众最想看的东西。
许天官忽然转头对着角落里的秦德威发问:“秦德威你怎么看?你本人对国子监祭酒职位有何看法?”
秦德威不假思索,慷慨激昂的答道:“国子监本来是个大有潜力可挖的地方,但近百年来却被搞得暮气沉沉,至今有名无实,徒费朝廷钱粮!
我若为祭酒,必将重振风气,让国子监再次恢复到高皇帝时的荣光!”
众人:“......”
秦学士你清醒点,别听到能当个一把手就这么激动,你不会真的认为,霍韬忽悠你去国子监是好意吧?
秦德威仿佛没注意到别人的眼神,举起手比比划划,滔滔不绝的阐述自己的上任思路:
“若我为祭酒,要充分利用国子监的数千读书人资源,办一份报纸,就是比邸报更为进化的一种东西!
纸面大小类似街头揭帖,内容也类似揭帖,但字体要小的多,可容纳内容也多数倍!
每旬出一份,政事政论,针砭时弊,热点话题,观点碰撞!说不定诸公的大名就会出现在上面!
技术上可以采用铜活字印刷,如果前期做不到,就用人手抄!发动国子监监生,短时间内能抄个几千到一万份,也足够发行了!
前期免费发行,然后每份一分银子发售,各衙门谁敢不买报纸,就重点关注!
稳定后争取月保底收入二百两,用以补贴监生,实现良性循环!”
卧槽!各衙署的大佬们听着听着就脸色剧变了,没人怀疑秦德威不敢胡来!
这踏马的如果真让胆大妄为的秦德威去了国子监,不是给所有衙门找麻烦吗?大家全都要被秦德威所谓的报纸支配!
秦德威实在恐怖如斯,去国子监这种边缘地方,都想着玩出花来!
礼部尚书张潮环视了一圈,幽幽的说:“敢问诸君,可还有人赞同秦德威出任国子监祭酒?”
没人说话,张潮又问霍韬:“你说呢?”
霍韬已经惊愕了半天,实在无言以对。
资格最老人物之一、刑部尚书兼京营总督王廷相也苦笑连连,对许天官说:“别考虑从四品了,直接议论四品吧!”
从四品官职只有国子监祭酒,如果不敢让秦德威去当这个,那就只能向上兼容正四品了。
朝廷里正四品官职有左佥都御史、通政司左右通政、大理寺少卿、太常寺少卿、太仆少卿、鸿胪寺卿,以及最尊贵的詹事府少卿。
正五品词臣直接加詹事府少卿,升为正四品本来也是常规操作,比如礼部尚书张潮张老师当初就是这么过来的。
但秦德威实在太年轻了,直接上正四品词臣,无论亲仇所有人都觉得太踏马的夸张了。
要知道,理论上词林官最顶级就是三品,并具备了入阁或者转尚书的资格。
二十岁就冲到四品词臣,只差一步就成为内阁大学士或者尚书的候选人,听起来像是搞笑。
许天官拧着眉毛,非常慎重的说:“詹事府少卿非资深翰林官不可兼任,秦德威年资太浅,不足以当之。”
这不是他对秦德威有意见,完全出自平衡朝堂的公心。
说完后,许天官又看向秦德威,试探秦德威的反应。
秦德威很淡定的回应说:“在下真心无所谓,反正都是为皇上效力,什么官职都一样。
说实话,我心里并无定数,任由诸君评定而已,即便让我出任国子监祭酒我也不介意!”
众人心里一起吐槽,可别提国子监了!
于是许天官拿出了一个方案:“秦德威翰林词臣官职可以不变,另加一个非词林的四品官职,也算是一种变通了。诸君意下如何?”
四品词林官太尊贵了,不能轻易给,就只能加一个其他序列的四品,同时保留原有五品词臣官职。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既照顾到品级牌面,又保持了词臣身份,对朝堂格局冲击也不至于太大。
又是霍韬开口提议说:“秦德威的鸿胪寺少卿升为正四品鸿胪寺卿,其他依旧,这样最顺。”
秦德威无语,这样与过去有什么区别?除了表面上五变成了四,居然什么都没变?
再说他的本官可是翰林词臣,又不是鸿胪寺!
鸿胪寺官职只是为了搭配提督四夷馆而套的,那种三流衙门,挂一个少卿或者正卿有么区别?
大部分人居然觉得这样安排挺合理,秦德威顿时感受到了来自朝臣集体的深深恶意!
既然这样,那就掀桌子吧!
http://www.cxzz958.com/damingxiaoxuesheng/2917908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xzz958.com。鬼吹灯手机版阅读网址:m.cxzz9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