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八章 靠山
“臣身为右都御史,如朝堂上有人对此评击,臣自不会袖手旁观,必严加贬斥!”徐宪成正色回道,直接就表明了坚决的态度,在他看来大明许多事坏就坏在这些眼高手低的人手里,不顾大局总是因为自身利益或者虚名搞沽名钓誉的举动,有这样的人在朝哪里还有好?
这些人不跳出来也就罢了,一旦跳出来徐宪成绝对不会饶他们,何况他还是右都御史,都察院的二把手,完全有这个权利和义务。
在徐宪成愤慨的同时,张锡钧却敏锐察觉到了朱慎锥说这番话的真正目的,相比徐宪成,张锡钧的城府更深,也更能琢磨朱慎锥的心思。
倒不是说徐宪成不如张锡钧,而是因为两个人的性格完全不同。徐宪成的作风向来就是堂堂正正,直来直往。但张锡钧不一样,这是两人出身和经历不同所致,徐宪成是正统的读书人,从科举一步步考出来的进士,而且徐宪成少年时期就深受其父和姐姐徐静秋的影响,立志深远,性格坚韧。
之后,因为朱慎锥和徐静秋成亲,徐宪成还在朱慎锥的家中住过很长一段时间,那时候朱慎锥的诸多政治观点和看法也对少年时的他造成了影响,再加上后来徐宪成独身游历天下,在这过程中结交不少好友,更亲身体验天下百姓疾苦,看清了地方世家大族的丑恶,深刻感受到大明贫富差距的矛盾,在其间徐宪成的政治理念和思想得到了升华,这才造就了现在的他。
等科举中第,当了官后,徐宪成依旧不忘初心,更在官场上见到了诸多尔你我诈之事,却从未动摇。
但张锡钧就不一样了,他虽也是读书人出身,可因为先祖的缘故遭受家中巨变,从一个读书人直接沦落成为了一个逃犯,最终无奈屈身山寨隐名埋姓。假如不是因为巧遇到朱慎锥,也许张锡钧这辈子再也没有出头之日,最终等待他的结果不是默默无闻泯灭世人,就是那一日官兵围剿山寨稀里糊涂地死于刀兵之下。
在遇见朱慎锥之后,张锡钧的人生彻底改变,尤其是他被朱慎锥派往京师后,协助朱慎锥在京师做了许多机密事,从最初的魏忠贤、魏良卿叔侄到后来的崇祯皇帝上位,这十数年来张锡钧在京师如履薄冰,运用各种手段在不同的势力中周旋,不仅要保全自身,还要为朱慎锥暗中图谋。
这样的出身和这样的经历,造就了张锡钧和徐宪成完全不同的性格和思考问题的角度,所以在徐宪成义正言辞表态的同时,张锡钧却想到了另一個可能,那就是为何朱慎锥今天会特意提到这点。
他凝神细思,目光下意识朝着朱慎锥手边的那本册子望去,突然灵光一闪恍然大悟。
“监国,臣有一言!”
“说!”
“而今京察虽刚开始,名册虽未能完善,但臣以为已略有成效,而且京察一事仅仅靠评定和信息远远不足,按其制度还需进行实察和当面问询,臣以为这些事不必等最后再做,这样的话反而会效率低下时日耽搁时日,臣建议可同步进行,这几日就先挑选些官员进行实察和面询更好些。”
徐宪成微皱眉头,刚才朱慎锥在说辽东战事,怎么着突然张锡钧就扯到京察一事上来了呢?关于京察的情况刚才不是全汇报过了么?现在又提,张锡钧这样不是牛头不对马嘴么?
正当他担心张锡钧的话让朱慎锥不高兴,打算出言周旋一番,给张锡钧说几句好话的时候,朱慎锥却先开口了。
“张爱卿的想法不错,京察之事重大,在京需京察人员更是众多,如按部就班的确耗时过久,而且还会影响各部工作,之前京察已废弛数十年,而今重启京察,又设监察司,孤觉得不必依造久规,略有变通未尝不可。”
“张爱卿本就是吏部侍郎,眼下又是监察司主官之一,自可调整程序,这件事你可同徐爱卿商议着办即可。”
“臣明白,臣这就先试着做做,如无问题就此处置,假如进展不利,臣再想其他办法。”
“嗯,不要怕做事,只要不是为了私利出于公心,做错了怕什么,随后纠正即可,不做事固然不会有错,但如此只不过庸庸碌碌之辈尔,你等都是朝廷重臣,有些事尽管大胆去做,有孤在呢!”
“臣明白……。”张锡钧大喜,连忙郑重行礼,见一旁的徐宪成还没反应过来,张锡钧悄悄给他使了个眼色,徐宪成一头雾水跟着张锡钧行礼,心中却是依旧不解。
朱慎锥没有多呆,说完了此事起身就离开了,甚至还谢绝了徐宪成和张锡钧送他的举动。不过就算这样,徐宪成和张锡钧还是依旧把朱慎锥送出了文昭阁,等瞧着朱慎锥带着几个侍卫往文华殿走之后,他们这才收礼起身。
“张大人,刚才你为何……?”朱慎锥离开后,徐宪成忍不住就问张锡钧。
张锡钧笑笑,低声道:“监国让我等京察究竟为何?徐大人如今还不明白么?今日监国说的这样清楚,告知几日后朝会恐有人就辽东之事作妖,既然如此,我等如何能袖手旁观?”
“如按徐大人的打算,当着朝堂的面贬斥争论,听起来似乎不错,可实际上效果并不怎样,而且这种事一旦放到朝堂上必然会引起争论,徐大人虽是右都御史,可别忘了朝中各党势力不小,尤其是东林党那些人一旦联合起来发难,仅凭徐大人也难办的很。”
“更何况徐大人何等身份,何必和这些小人去争论对错呢?根本没这个必要,既然你我主持京察,直接就以京察入手,先下手为强,着手处置几人不就行了?只要出手快又狠,这些人投鼠忌器之下自然就消停了,依本官看来,这些人虽嘴皮子厉害,但骨子里都是贪生怕死的小人,尤其对于官位更是热衷,如没了身上这层官皮,丢了官位不算还得落得无能贪腐的罪名,这可比杀了他们还令这些人难受呢。”
徐宪成恍然大悟,这才明白张锡钧为何会当着朱慎锥的面突然提到京察,闹了半天这两人是打着哑谜呢,而自己还傻乎乎的什么都不知,甚至为张锡钧担心呢。
“张兄大才,吾不及也!”徐宪成佩服万分,张锡钧比自己想的更为深远,甚至摸透了朱慎锥的心思所在,而且张锡钧用的这个办法的确要比自己最初考虑的好太多了。
握着京察大权,还用得着在朝堂上和这些人斗嘴皮子?这不是笑话么?这些日子徐宪成通过京察早就搞明白了许多官员的情况,说句不好听的,在京官员中尸位素餐者实在是太多了,至于政绩平庸者也不在少数,甚至有不少根本称不上有丝毫政绩。
不仅如此,许多官员上下其手,贪污腐败现象极其严重,尤其是官场上所谓的“漂没”更是成为了惯例,因为之前朝廷不是不想管而是没办法管,再加上文官集团的强大使得皇帝也懒得管这些事,从而造成这些官员的胆子越来越大,做起这些事来更是肆无忌惮。
除极少部分官员外,绝大多数官员都是一屁股的屎,随便查就能查出问题来。而且这些人都是一群一窝的,只要查出一个就能牵扯出一大批人,大明的吏治已败坏到了极其严重的程度。
徐宪成在见到这些证据的时候更是气得不行,私下不知道破口大骂过几回了。可他却不敢鲁莽行事,毕竟牵扯的官员实在太多,如果真要铁面无私这么干的话,大明朝堂就直接一扫而空了,朝堂上没人这国家事务谁来干?至于地方就更不用说,几乎是洪洞县根本就没好人。
但现在张锡钧这一点让徐宪成明白过来,也许朱慎锥早就预料到了这个情况,而重启京察和设置监察司真正的目的并非吏治,而是要通过这个手段打压和控制官员,这才是朱慎锥想要的。
今天朱慎锥看似不经意的那句话就表露出了他的态度,而且还对两人进行了承诺,让他们大胆做用心做,不用顾及其他。张锡钧正是明白了朱慎锥的想法,这才直接提到了京察安排,徐宪成应变并非不及张锡钧,因为他的出发点和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自然没能和张锡钧一样体会到这些。
窗户纸被捅破,徐宪成自然恍然大悟,对张锡钧佩服万分。
但张锡钧却丝毫没有得意之色,他低声说自己之所以会体会这些只是性格所至,根本算不得什么。徐宪成不善于此反而能衬托出他的光明正大,这点是他张锡钧所不及的,眼下朱慎锥既已认可,那么他们就要尽快行动起来,从名册中挑选合适的人先下手,快速打乱对方的谋划,一击而中,让这些人好好清醒清醒,彻底搞明白这个大明究竟是谁在做主。
这点得到了徐宪成的赞同,当即两人回到阁内,就着名册翻阅商议了起来,当日就圈定了三人,这三人官职都不算高,其中一个从五品,两个六品,但他们三人都是东林党的中坚力量,更是最有可能当马前卒跳出来折腾的家伙。
从他们身上下手最为合适,而且三人的数量也不多,也能避免牵连过多造成朝中恐慌和非议,事不宜迟,等人选定后,徐宪成和张锡钧就立即分头行动。
http://www.cxzz958.com/gouzaimingmodangzongshi/4501930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xzz958.com。鬼吹灯手机版阅读网址:m.cxzz958.com
这些人不跳出来也就罢了,一旦跳出来徐宪成绝对不会饶他们,何况他还是右都御史,都察院的二把手,完全有这个权利和义务。
在徐宪成愤慨的同时,张锡钧却敏锐察觉到了朱慎锥说这番话的真正目的,相比徐宪成,张锡钧的城府更深,也更能琢磨朱慎锥的心思。
倒不是说徐宪成不如张锡钧,而是因为两个人的性格完全不同。徐宪成的作风向来就是堂堂正正,直来直往。但张锡钧不一样,这是两人出身和经历不同所致,徐宪成是正统的读书人,从科举一步步考出来的进士,而且徐宪成少年时期就深受其父和姐姐徐静秋的影响,立志深远,性格坚韧。
之后,因为朱慎锥和徐静秋成亲,徐宪成还在朱慎锥的家中住过很长一段时间,那时候朱慎锥的诸多政治观点和看法也对少年时的他造成了影响,再加上后来徐宪成独身游历天下,在这过程中结交不少好友,更亲身体验天下百姓疾苦,看清了地方世家大族的丑恶,深刻感受到大明贫富差距的矛盾,在其间徐宪成的政治理念和思想得到了升华,这才造就了现在的他。
等科举中第,当了官后,徐宪成依旧不忘初心,更在官场上见到了诸多尔你我诈之事,却从未动摇。
但张锡钧就不一样了,他虽也是读书人出身,可因为先祖的缘故遭受家中巨变,从一个读书人直接沦落成为了一个逃犯,最终无奈屈身山寨隐名埋姓。假如不是因为巧遇到朱慎锥,也许张锡钧这辈子再也没有出头之日,最终等待他的结果不是默默无闻泯灭世人,就是那一日官兵围剿山寨稀里糊涂地死于刀兵之下。
在遇见朱慎锥之后,张锡钧的人生彻底改变,尤其是他被朱慎锥派往京师后,协助朱慎锥在京师做了许多机密事,从最初的魏忠贤、魏良卿叔侄到后来的崇祯皇帝上位,这十数年来张锡钧在京师如履薄冰,运用各种手段在不同的势力中周旋,不仅要保全自身,还要为朱慎锥暗中图谋。
这样的出身和这样的经历,造就了张锡钧和徐宪成完全不同的性格和思考问题的角度,所以在徐宪成义正言辞表态的同时,张锡钧却想到了另一個可能,那就是为何朱慎锥今天会特意提到这点。
他凝神细思,目光下意识朝着朱慎锥手边的那本册子望去,突然灵光一闪恍然大悟。
“监国,臣有一言!”
“说!”
“而今京察虽刚开始,名册虽未能完善,但臣以为已略有成效,而且京察一事仅仅靠评定和信息远远不足,按其制度还需进行实察和当面问询,臣以为这些事不必等最后再做,这样的话反而会效率低下时日耽搁时日,臣建议可同步进行,这几日就先挑选些官员进行实察和面询更好些。”
徐宪成微皱眉头,刚才朱慎锥在说辽东战事,怎么着突然张锡钧就扯到京察一事上来了呢?关于京察的情况刚才不是全汇报过了么?现在又提,张锡钧这样不是牛头不对马嘴么?
正当他担心张锡钧的话让朱慎锥不高兴,打算出言周旋一番,给张锡钧说几句好话的时候,朱慎锥却先开口了。
“张爱卿的想法不错,京察之事重大,在京需京察人员更是众多,如按部就班的确耗时过久,而且还会影响各部工作,之前京察已废弛数十年,而今重启京察,又设监察司,孤觉得不必依造久规,略有变通未尝不可。”
“张爱卿本就是吏部侍郎,眼下又是监察司主官之一,自可调整程序,这件事你可同徐爱卿商议着办即可。”
“臣明白,臣这就先试着做做,如无问题就此处置,假如进展不利,臣再想其他办法。”
“嗯,不要怕做事,只要不是为了私利出于公心,做错了怕什么,随后纠正即可,不做事固然不会有错,但如此只不过庸庸碌碌之辈尔,你等都是朝廷重臣,有些事尽管大胆去做,有孤在呢!”
“臣明白……。”张锡钧大喜,连忙郑重行礼,见一旁的徐宪成还没反应过来,张锡钧悄悄给他使了个眼色,徐宪成一头雾水跟着张锡钧行礼,心中却是依旧不解。
朱慎锥没有多呆,说完了此事起身就离开了,甚至还谢绝了徐宪成和张锡钧送他的举动。不过就算这样,徐宪成和张锡钧还是依旧把朱慎锥送出了文昭阁,等瞧着朱慎锥带着几个侍卫往文华殿走之后,他们这才收礼起身。
“张大人,刚才你为何……?”朱慎锥离开后,徐宪成忍不住就问张锡钧。
张锡钧笑笑,低声道:“监国让我等京察究竟为何?徐大人如今还不明白么?今日监国说的这样清楚,告知几日后朝会恐有人就辽东之事作妖,既然如此,我等如何能袖手旁观?”
“如按徐大人的打算,当着朝堂的面贬斥争论,听起来似乎不错,可实际上效果并不怎样,而且这种事一旦放到朝堂上必然会引起争论,徐大人虽是右都御史,可别忘了朝中各党势力不小,尤其是东林党那些人一旦联合起来发难,仅凭徐大人也难办的很。”
“更何况徐大人何等身份,何必和这些小人去争论对错呢?根本没这个必要,既然你我主持京察,直接就以京察入手,先下手为强,着手处置几人不就行了?只要出手快又狠,这些人投鼠忌器之下自然就消停了,依本官看来,这些人虽嘴皮子厉害,但骨子里都是贪生怕死的小人,尤其对于官位更是热衷,如没了身上这层官皮,丢了官位不算还得落得无能贪腐的罪名,这可比杀了他们还令这些人难受呢。”
徐宪成恍然大悟,这才明白张锡钧为何会当着朱慎锥的面突然提到京察,闹了半天这两人是打着哑谜呢,而自己还傻乎乎的什么都不知,甚至为张锡钧担心呢。
“张兄大才,吾不及也!”徐宪成佩服万分,张锡钧比自己想的更为深远,甚至摸透了朱慎锥的心思所在,而且张锡钧用的这个办法的确要比自己最初考虑的好太多了。
握着京察大权,还用得着在朝堂上和这些人斗嘴皮子?这不是笑话么?这些日子徐宪成通过京察早就搞明白了许多官员的情况,说句不好听的,在京官员中尸位素餐者实在是太多了,至于政绩平庸者也不在少数,甚至有不少根本称不上有丝毫政绩。
不仅如此,许多官员上下其手,贪污腐败现象极其严重,尤其是官场上所谓的“漂没”更是成为了惯例,因为之前朝廷不是不想管而是没办法管,再加上文官集团的强大使得皇帝也懒得管这些事,从而造成这些官员的胆子越来越大,做起这些事来更是肆无忌惮。
除极少部分官员外,绝大多数官员都是一屁股的屎,随便查就能查出问题来。而且这些人都是一群一窝的,只要查出一个就能牵扯出一大批人,大明的吏治已败坏到了极其严重的程度。
徐宪成在见到这些证据的时候更是气得不行,私下不知道破口大骂过几回了。可他却不敢鲁莽行事,毕竟牵扯的官员实在太多,如果真要铁面无私这么干的话,大明朝堂就直接一扫而空了,朝堂上没人这国家事务谁来干?至于地方就更不用说,几乎是洪洞县根本就没好人。
但现在张锡钧这一点让徐宪成明白过来,也许朱慎锥早就预料到了这个情况,而重启京察和设置监察司真正的目的并非吏治,而是要通过这个手段打压和控制官员,这才是朱慎锥想要的。
今天朱慎锥看似不经意的那句话就表露出了他的态度,而且还对两人进行了承诺,让他们大胆做用心做,不用顾及其他。张锡钧正是明白了朱慎锥的想法,这才直接提到了京察安排,徐宪成应变并非不及张锡钧,因为他的出发点和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自然没能和张锡钧一样体会到这些。
窗户纸被捅破,徐宪成自然恍然大悟,对张锡钧佩服万分。
但张锡钧却丝毫没有得意之色,他低声说自己之所以会体会这些只是性格所至,根本算不得什么。徐宪成不善于此反而能衬托出他的光明正大,这点是他张锡钧所不及的,眼下朱慎锥既已认可,那么他们就要尽快行动起来,从名册中挑选合适的人先下手,快速打乱对方的谋划,一击而中,让这些人好好清醒清醒,彻底搞明白这个大明究竟是谁在做主。
这点得到了徐宪成的赞同,当即两人回到阁内,就着名册翻阅商议了起来,当日就圈定了三人,这三人官职都不算高,其中一个从五品,两个六品,但他们三人都是东林党的中坚力量,更是最有可能当马前卒跳出来折腾的家伙。
从他们身上下手最为合适,而且三人的数量也不多,也能避免牵连过多造成朝中恐慌和非议,事不宜迟,等人选定后,徐宪成和张锡钧就立即分头行动。
http://www.cxzz958.com/gouzaimingmodangzongshi/4501930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xzz958.com。鬼吹灯手机版阅读网址:m.cxzz9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