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故土
联合航空公司的航班,是在薄暮的时候到达的首都机场。
作为头等舱的客人,那位纽约来的贵妇老太太和他的儿子当然有优先离开飞机的权利。
所以在大部分乘客等候的时候,空中小姐不但殷勤地帮助这对母子收拾衣物,清点东西。
并且也没忘记提醒他们,现在外面的温度很低,已经到了零下八度。
过年前夕的京城,当然非常寒冷。
于是走下舷梯的时候,还不确定在故土会遭遇到什么的贵妇,穿好了那件黑色貂皮大衣,站在风中多少有点迟疑地在打着哆唆。
她在儿子的搀扶中,张望了几秒钟,才战战兢兢缓慢地走了下来。
在通往候机大厅的通道上,她的脚步仍旧非常慢。
她不是冷,不是腿脚不利索,更不是不想快点儿走出机场,而是不熟悉怎么走。
虽然下了飞机到处都能看到中文。
可是,那并不是她所熟悉的繁体字,而是一种看起来有点陌生的简体字。
尤其是看着机场上纪律严明、荷枪实弹共和国士兵,不畏严寒地在巡视。
这就更让她心里没底,不知应该走哪条线才好,揣测自己何时会受到严苛的盘查。
这种反应是许多外国人初次来到共和国的共同感受。
因为这个年代下的首都机场比起外国的机场,确实有着不少比较特别的东西。
比如这里没有人民警察,是由驻扎的部队负责安保工作的。
甚至就连这里的工作人员,都给人一种略带军旅气息的感觉。
毕竟早期民航单位都是部队编制。
哪怕改制之后,特殊的工作性质也仍然使机场的工作如同军中一样令行禁止,至今依然保留了那种略带冷峻的风格。
不说别的,如果外国人有幸遇到“空乘小姐三中队集合”这样的场合。
很可能会抱着脑袋感慨共和国的确是泱泱大国,这里居然连美女都是按照部队建制出动的……
好在情绪方面的重大压力并没有持续多久,改变恰恰来自于母子二人走过尼克松总统到达时走过的一大段路,来自于寒风刮起了黄土的一刻。
不得不说这样的风沙虽然是一种糟糕的感受,会让不熟悉京城的那些外来客人倍感烦恼,不觉低头加快了速度。
甚至就连陪伴这位贵妇母亲的中年儿子也不在例外,并因此呛咳起来。
但对于从小生在这儿长在这儿的这位回到故土的老太太来说,却无疑找到了平生最熟悉的味道。
她还清楚地记得三十年代,当她还是个明眸皓齿的少女,和她的伙伴们在京城各地骑着自行车转悠时,或是跑到景山最高处的万春亭遥望风景时,吹进嘴里的就是这样的黄土。
这味儿太令人怀念了。
几十年了要的就是这个,找的就是这味儿,她盼的就是这股子乡土气息。
对她而言,反而来了精气神儿。
于是腰不弯了,走路也顺当了,她甩开了儿子搀扶她的胳膊,完全恢复了平日的优雅风度,一马当先向前走去。
她甚至越走越宽,居然快速地超过了原本走在前面的几个外国人。
而且还有了勇气,不等儿子赶上了,就面不改色的只身走向了有卫兵站岗的大门。
然而更没想到的是,压根没有什么严苛或是刁难的盘查,她居然极其顺利地通过了。
当兵的目不转睛,纹丝不动。
这不仅让她啧啧称奇,原来那边听到的消息都是以讹传讹,敢情都是自己吓唬自己。
于是当她走到大厅的温暖处等候儿子,中年人也终于赶上来后。
看着还在嗓子发痒,冻得鼻头有点发红,而且还冻得直搓手的儿子,这老太太真是忍不住乐了。
“瞧瞧,我说什么来着。京城是我的家,我怎么可能待着不舒坦呢?倒是你呀,天天去运动啊,健身啊。这怎么看着倒像是要被这点风给吹感冒了呢?这叫什么?这就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看待会咱们回头到了住处啊,还得给你要碗姜汤发发汗才行。”
“妈,用不着姜汤,我可能就是不大适应这种带着黄土的大风,才会粉尘过敏。暖和暖和应该就好了。不过您刚才走的也太急了点。别怪儿子埋怨您,就是再高兴,那也得等等我,咱俩慢慢走才是啊。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没我陪着您还行?万一您走丢了,我可怎么找您啊?”
多孝顺的儿子,要说真是够体贴入微的。
可这老太太却没感动反而说儿子瞎操心。
“这又是哪儿的话。这儿对你是人生地不熟,可对我这是回家啦,我还能丢了?要丢也是你丢。你还甭不信,一会儿你什么也别说,取了行李跟着妈就好了。你就看妈到了京城,到底会不会晕头转向,究竟能不能找着北。”
跟着又意兴盎然地紧着吩咐。
“哎,对了,别忘了把那个什么拍录影带的小东西拿出来。待会上了车,你得给我好好拍拍京城街头的模样……”
…………
和这对走在前的贵妇母子不一样,作为经济舱的客人,米晓冉和赵汉宇无疑要等到头等舱和商务舱的客人都离开后才能下飞机。
再加上他们这次又尽量往国内带了不少东西。
除了托运的三大件行李,就是随身携带的行李,也按照最大标准来的。
所以离开飞机时,他们光收拾东西就折腾了老半天,显得格外累赘。
下飞机的序列就更排在大多数旅客之后。
尤其当满身的疲倦他们一走出飞机,便当即遭遇到了一股裹着风沙的京城独特寒流袭击。
当时就是一个激灵,冻得嘚嘚的。
这就更让他们的心情糟糕到了极点。
在这儿不得不说啊,京城的冷法和纽约的冷,完全是两回事。
像这种干冷干冷的冷法啊,穿的少那是要吃大苦头的。
赵汉宇的羽绒服还算面前应付得了,可只要风度,不顾温度的米晓冉就够呛了。
因为单靠她毛衣外的一件料子大衣根本扛不住,哪怕是美国第五大道买的名牌。
特别是这个年代的首都机场,基础建设方面也没法和三十年后相比。
目前仅仅只有零号航站楼和一号航站楼两个航站楼建成投入使用。
而由于设备设施不足,往往几个不同的班次先后到达,可出口只有一个,通道只有一条。
结果当米晓冉和赵汉宇他们走到大厅门前的时候,因为晚了一步,还遭遇到了人流高峰。
那叫一个乱,一个挤。
他们被裹在乱哄哄的人流里面一点动弹不了,只能挤在人群中间,慢慢腾腾地向前挪。
这感觉就仿佛在人海里游泳,要是双脚离地都恨不得被别人夹着往前走,别提有多么不舒服了。
可想而知,这些负面因素叠加在一起,米晓冉又会是一种什么感觉?
说实话,那真是糟糕透顶啊。
所以哪怕出生在这里,生长在这里,米晓冉重新踏上了故土的土地。
她的心里也没多少高兴劲,反而情绪遭遇了严重的破坏。
她感到自己实在愧对丈夫赵汉宇。
不但为了让他陪自己回京城,连累他遭受这样的罪过而羞耻,而且也为此感受到一种旧日信念和自信心的崩塌。
因为对比肯尼迪机场的井然有序和设施完善,她发现美国果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兴盛最强大的国家。
别的不说,就说第一次飞纽约时感受到的那种震撼力。
当时飞机快降落,那是夜幕降临的时候,当时她就从舷窗上往下望。
她还记得那个时候忽然间,她的心就砰砰直跳。
为什么?
因为她看到了纽约的灯海。
文学里总有人说灯海灯海,她忘记不了从空中俯视纽约,那真是像大海一般的那种宽广的璀璨之光。
然而她的祖国却太落后了,京城的机场就和美国的完全不一样。
就像今天飞到首都上空的时候,就一线灯火,简明扼要。
你想一线黄灯和真正能称为大海的这样的灯海来比吗?
就冲这个,米晓冉就感到一种难以言表的沮丧。
如果不身临其境,就永远不知道这个国家已经发达到什么程度了,更不会知道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已经高到什么程度了。
差距太大了,共和国也许永远也达不到人家现在的水平。
所以她可没有什么闲情雅致在机场磨蹭,她只想赶紧拿到行李,渴望找到亲人赶紧回家。
好在有一件事还算不赖,回家前她和家里打了一通电话,家里人答应要到机场来接他,说连车都安排好了。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她和赵汉宇走出机场之后,没怎么张望。
一辆小巧得不像话的菲亚特就忽然开了过来,主动停在了他们俩的面前。
然后一男一女几乎同时打开车门,从司机的座位和副驾驶走了下来,热情地招呼着他们。
“小冉,真是你啊!欢迎回家!”
“姐,姐!你回来了,你可算是到了!”
米晓冉转头一看,一个是邻居罗广亮,一个是自己的妹妹。
这下,和亲人朋友再相聚,她总算是露出了下飞机为止的第一个笑容。
“哎哟,你们等了我们好久了吧?飞机晚点了。”
“没有没有,也就半小时嘛。不算长。”
“还不长?这天气多冷啊……”
“没事,我们坐车里呢。倒是你们,看着穿得可不多,快快,东西都给我,你们上车。”
罗广亮和米晓冉客气了几句,跟着上前握住了赵汉宇的手。
因为他们还没见过,罗广亮是一再表示热烈的欢迎。
随后更是接过东西,把他们的行李一件一件的想方设法地腾挪了一番,装上了汽车。而这时候,米晓冉已经顾不得其他了,上去一把搂住自己那已经长成了大姑娘,差点就没认出来的亲妹妹。
“你是小卉?哎呀,差点就认不出来了。瞧这个头儿,真是大了啊。”
“哎呀,一猜你见我就得说这个,不就才四五年嘛。至于嘛。”
“怎么不至于?我走的时候,你还一副毛孩子样呢。不知道的,能把你当成男孩。瞧瞧现在,真漂亮,马上就快十八了。”
“哎呀姐,你别老说我了。你变化也不小啊。你可是瘦了……”
“不是瘦了,姐是老了。哎,还有别人吗?”
“没了,今天就我和三哥一起来的。谁让你们飞机那么早的。爸妈都在家等着你们呢。快走吧。”
“好……那这车怎么坐啊?我和你姐夫坐后头啊?”
“姐,还是咱俩坐后头,让姐夫坐前头吧,这样还舒服点。咱俩也好说会儿话。”
…………
别看都是同一架飞机上下来的,别看都是重归故土。
但那个身穿貂皮的老太太却没有米晓冉这样的福气,她和她的儿子既没有人来接,也没有什么人在等着他们。
想从机场去他们的住处,只能自己去找出租车坐。
老太太的儿子叫了辆出租车,还得亮出外币,这出租司机才肯走。
然而贵妇也有贵妇的感动,才一上车,司机就好似漫不经心地打听上了。
而纯粹的京城话让她无比亲切。
“老太太,您二位这是从美国回来的吧?”
“是啊,你怎么知道?”
“咱哥们儿干多少年了,一瞧您这身打扮,甭张嘴就知道。”
“我的打扮怎么啦?”
“富贵啊,别说,从美国回来的人就是大方,穿的衣裳都透着宽松。”
没错,真让司机说着了,贵妇这貂皮确实也是当今美国正在流行的Oversized(宽松式)。
而且这司机也真不含糊,对京城的路熟悉得要命,不光熟悉,还知道典故。
啥叫中轴线?啥叫里九外七皇城四啊?哪个叫九门八点一口钟啊?
三横六纵指的是哪些个大街啊?全懂。
这一下可算是投了这位贵妇老太太的缘了。
老太太也来了兴致,可是跟这司机打听起自己关心的事儿来了。
比如京城的城墙是哪一年没的?
盔甲厂附近有狐仙的狐楼还在不在?
现在这点儿,早点铺子都开张没有?
好嘛,老太太和司机是真的聊起来“城南旧事”啊,老太太的儿子就是想插嘴都找不到见缝插针的地方。
结果就因为这通聊,司机是真合适了。
原本也就四十分钟的车程,居然变成了一个半小时。
不为别的,是因为今天有特殊意义,老太太做主放弃了最近的路,甘愿去绕远。
她不怕花钱,要走北新桥,十条、东四,灯市口,然后经过景山、鼓楼,到西四,过西单、六部口、天安门、再到下榻的京城饭店。
这都是她小时熟悉的地方,她想要告诉它们,自己回来了!(本章完)
http://www.cxzz958.com/guochao1980/4075588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xzz958.com。鬼吹灯手机版阅读网址:m.cxzz958.com
作为头等舱的客人,那位纽约来的贵妇老太太和他的儿子当然有优先离开飞机的权利。
所以在大部分乘客等候的时候,空中小姐不但殷勤地帮助这对母子收拾衣物,清点东西。
并且也没忘记提醒他们,现在外面的温度很低,已经到了零下八度。
过年前夕的京城,当然非常寒冷。
于是走下舷梯的时候,还不确定在故土会遭遇到什么的贵妇,穿好了那件黑色貂皮大衣,站在风中多少有点迟疑地在打着哆唆。
她在儿子的搀扶中,张望了几秒钟,才战战兢兢缓慢地走了下来。
在通往候机大厅的通道上,她的脚步仍旧非常慢。
她不是冷,不是腿脚不利索,更不是不想快点儿走出机场,而是不熟悉怎么走。
虽然下了飞机到处都能看到中文。
可是,那并不是她所熟悉的繁体字,而是一种看起来有点陌生的简体字。
尤其是看着机场上纪律严明、荷枪实弹共和国士兵,不畏严寒地在巡视。
这就更让她心里没底,不知应该走哪条线才好,揣测自己何时会受到严苛的盘查。
这种反应是许多外国人初次来到共和国的共同感受。
因为这个年代下的首都机场比起外国的机场,确实有着不少比较特别的东西。
比如这里没有人民警察,是由驻扎的部队负责安保工作的。
甚至就连这里的工作人员,都给人一种略带军旅气息的感觉。
毕竟早期民航单位都是部队编制。
哪怕改制之后,特殊的工作性质也仍然使机场的工作如同军中一样令行禁止,至今依然保留了那种略带冷峻的风格。
不说别的,如果外国人有幸遇到“空乘小姐三中队集合”这样的场合。
很可能会抱着脑袋感慨共和国的确是泱泱大国,这里居然连美女都是按照部队建制出动的……
好在情绪方面的重大压力并没有持续多久,改变恰恰来自于母子二人走过尼克松总统到达时走过的一大段路,来自于寒风刮起了黄土的一刻。
不得不说这样的风沙虽然是一种糟糕的感受,会让不熟悉京城的那些外来客人倍感烦恼,不觉低头加快了速度。
甚至就连陪伴这位贵妇母亲的中年儿子也不在例外,并因此呛咳起来。
但对于从小生在这儿长在这儿的这位回到故土的老太太来说,却无疑找到了平生最熟悉的味道。
她还清楚地记得三十年代,当她还是个明眸皓齿的少女,和她的伙伴们在京城各地骑着自行车转悠时,或是跑到景山最高处的万春亭遥望风景时,吹进嘴里的就是这样的黄土。
这味儿太令人怀念了。
几十年了要的就是这个,找的就是这味儿,她盼的就是这股子乡土气息。
对她而言,反而来了精气神儿。
于是腰不弯了,走路也顺当了,她甩开了儿子搀扶她的胳膊,完全恢复了平日的优雅风度,一马当先向前走去。
她甚至越走越宽,居然快速地超过了原本走在前面的几个外国人。
而且还有了勇气,不等儿子赶上了,就面不改色的只身走向了有卫兵站岗的大门。
然而更没想到的是,压根没有什么严苛或是刁难的盘查,她居然极其顺利地通过了。
当兵的目不转睛,纹丝不动。
这不仅让她啧啧称奇,原来那边听到的消息都是以讹传讹,敢情都是自己吓唬自己。
于是当她走到大厅的温暖处等候儿子,中年人也终于赶上来后。
看着还在嗓子发痒,冻得鼻头有点发红,而且还冻得直搓手的儿子,这老太太真是忍不住乐了。
“瞧瞧,我说什么来着。京城是我的家,我怎么可能待着不舒坦呢?倒是你呀,天天去运动啊,健身啊。这怎么看着倒像是要被这点风给吹感冒了呢?这叫什么?这就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看待会咱们回头到了住处啊,还得给你要碗姜汤发发汗才行。”
“妈,用不着姜汤,我可能就是不大适应这种带着黄土的大风,才会粉尘过敏。暖和暖和应该就好了。不过您刚才走的也太急了点。别怪儿子埋怨您,就是再高兴,那也得等等我,咱俩慢慢走才是啊。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没我陪着您还行?万一您走丢了,我可怎么找您啊?”
多孝顺的儿子,要说真是够体贴入微的。
可这老太太却没感动反而说儿子瞎操心。
“这又是哪儿的话。这儿对你是人生地不熟,可对我这是回家啦,我还能丢了?要丢也是你丢。你还甭不信,一会儿你什么也别说,取了行李跟着妈就好了。你就看妈到了京城,到底会不会晕头转向,究竟能不能找着北。”
跟着又意兴盎然地紧着吩咐。
“哎,对了,别忘了把那个什么拍录影带的小东西拿出来。待会上了车,你得给我好好拍拍京城街头的模样……”
…………
和这对走在前的贵妇母子不一样,作为经济舱的客人,米晓冉和赵汉宇无疑要等到头等舱和商务舱的客人都离开后才能下飞机。
再加上他们这次又尽量往国内带了不少东西。
除了托运的三大件行李,就是随身携带的行李,也按照最大标准来的。
所以离开飞机时,他们光收拾东西就折腾了老半天,显得格外累赘。
下飞机的序列就更排在大多数旅客之后。
尤其当满身的疲倦他们一走出飞机,便当即遭遇到了一股裹着风沙的京城独特寒流袭击。
当时就是一个激灵,冻得嘚嘚的。
这就更让他们的心情糟糕到了极点。
在这儿不得不说啊,京城的冷法和纽约的冷,完全是两回事。
像这种干冷干冷的冷法啊,穿的少那是要吃大苦头的。
赵汉宇的羽绒服还算面前应付得了,可只要风度,不顾温度的米晓冉就够呛了。
因为单靠她毛衣外的一件料子大衣根本扛不住,哪怕是美国第五大道买的名牌。
特别是这个年代的首都机场,基础建设方面也没法和三十年后相比。
目前仅仅只有零号航站楼和一号航站楼两个航站楼建成投入使用。
而由于设备设施不足,往往几个不同的班次先后到达,可出口只有一个,通道只有一条。
结果当米晓冉和赵汉宇他们走到大厅门前的时候,因为晚了一步,还遭遇到了人流高峰。
那叫一个乱,一个挤。
他们被裹在乱哄哄的人流里面一点动弹不了,只能挤在人群中间,慢慢腾腾地向前挪。
这感觉就仿佛在人海里游泳,要是双脚离地都恨不得被别人夹着往前走,别提有多么不舒服了。
可想而知,这些负面因素叠加在一起,米晓冉又会是一种什么感觉?
说实话,那真是糟糕透顶啊。
所以哪怕出生在这里,生长在这里,米晓冉重新踏上了故土的土地。
她的心里也没多少高兴劲,反而情绪遭遇了严重的破坏。
她感到自己实在愧对丈夫赵汉宇。
不但为了让他陪自己回京城,连累他遭受这样的罪过而羞耻,而且也为此感受到一种旧日信念和自信心的崩塌。
因为对比肯尼迪机场的井然有序和设施完善,她发现美国果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兴盛最强大的国家。
别的不说,就说第一次飞纽约时感受到的那种震撼力。
当时飞机快降落,那是夜幕降临的时候,当时她就从舷窗上往下望。
她还记得那个时候忽然间,她的心就砰砰直跳。
为什么?
因为她看到了纽约的灯海。
文学里总有人说灯海灯海,她忘记不了从空中俯视纽约,那真是像大海一般的那种宽广的璀璨之光。
然而她的祖国却太落后了,京城的机场就和美国的完全不一样。
就像今天飞到首都上空的时候,就一线灯火,简明扼要。
你想一线黄灯和真正能称为大海的这样的灯海来比吗?
就冲这个,米晓冉就感到一种难以言表的沮丧。
如果不身临其境,就永远不知道这个国家已经发达到什么程度了,更不会知道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已经高到什么程度了。
差距太大了,共和国也许永远也达不到人家现在的水平。
所以她可没有什么闲情雅致在机场磨蹭,她只想赶紧拿到行李,渴望找到亲人赶紧回家。
好在有一件事还算不赖,回家前她和家里打了一通电话,家里人答应要到机场来接他,说连车都安排好了。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她和赵汉宇走出机场之后,没怎么张望。
一辆小巧得不像话的菲亚特就忽然开了过来,主动停在了他们俩的面前。
然后一男一女几乎同时打开车门,从司机的座位和副驾驶走了下来,热情地招呼着他们。
“小冉,真是你啊!欢迎回家!”
“姐,姐!你回来了,你可算是到了!”
米晓冉转头一看,一个是邻居罗广亮,一个是自己的妹妹。
这下,和亲人朋友再相聚,她总算是露出了下飞机为止的第一个笑容。
“哎哟,你们等了我们好久了吧?飞机晚点了。”
“没有没有,也就半小时嘛。不算长。”
“还不长?这天气多冷啊……”
“没事,我们坐车里呢。倒是你们,看着穿得可不多,快快,东西都给我,你们上车。”
罗广亮和米晓冉客气了几句,跟着上前握住了赵汉宇的手。
因为他们还没见过,罗广亮是一再表示热烈的欢迎。
随后更是接过东西,把他们的行李一件一件的想方设法地腾挪了一番,装上了汽车。而这时候,米晓冉已经顾不得其他了,上去一把搂住自己那已经长成了大姑娘,差点就没认出来的亲妹妹。
“你是小卉?哎呀,差点就认不出来了。瞧这个头儿,真是大了啊。”
“哎呀,一猜你见我就得说这个,不就才四五年嘛。至于嘛。”
“怎么不至于?我走的时候,你还一副毛孩子样呢。不知道的,能把你当成男孩。瞧瞧现在,真漂亮,马上就快十八了。”
“哎呀姐,你别老说我了。你变化也不小啊。你可是瘦了……”
“不是瘦了,姐是老了。哎,还有别人吗?”
“没了,今天就我和三哥一起来的。谁让你们飞机那么早的。爸妈都在家等着你们呢。快走吧。”
“好……那这车怎么坐啊?我和你姐夫坐后头啊?”
“姐,还是咱俩坐后头,让姐夫坐前头吧,这样还舒服点。咱俩也好说会儿话。”
…………
别看都是同一架飞机上下来的,别看都是重归故土。
但那个身穿貂皮的老太太却没有米晓冉这样的福气,她和她的儿子既没有人来接,也没有什么人在等着他们。
想从机场去他们的住处,只能自己去找出租车坐。
老太太的儿子叫了辆出租车,还得亮出外币,这出租司机才肯走。
然而贵妇也有贵妇的感动,才一上车,司机就好似漫不经心地打听上了。
而纯粹的京城话让她无比亲切。
“老太太,您二位这是从美国回来的吧?”
“是啊,你怎么知道?”
“咱哥们儿干多少年了,一瞧您这身打扮,甭张嘴就知道。”
“我的打扮怎么啦?”
“富贵啊,别说,从美国回来的人就是大方,穿的衣裳都透着宽松。”
没错,真让司机说着了,贵妇这貂皮确实也是当今美国正在流行的Oversized(宽松式)。
而且这司机也真不含糊,对京城的路熟悉得要命,不光熟悉,还知道典故。
啥叫中轴线?啥叫里九外七皇城四啊?哪个叫九门八点一口钟啊?
三横六纵指的是哪些个大街啊?全懂。
这一下可算是投了这位贵妇老太太的缘了。
老太太也来了兴致,可是跟这司机打听起自己关心的事儿来了。
比如京城的城墙是哪一年没的?
盔甲厂附近有狐仙的狐楼还在不在?
现在这点儿,早点铺子都开张没有?
好嘛,老太太和司机是真的聊起来“城南旧事”啊,老太太的儿子就是想插嘴都找不到见缝插针的地方。
结果就因为这通聊,司机是真合适了。
原本也就四十分钟的车程,居然变成了一个半小时。
不为别的,是因为今天有特殊意义,老太太做主放弃了最近的路,甘愿去绕远。
她不怕花钱,要走北新桥,十条、东四,灯市口,然后经过景山、鼓楼,到西四,过西单、六部口、天安门、再到下榻的京城饭店。
这都是她小时熟悉的地方,她想要告诉它们,自己回来了!(本章完)
http://www.cxzz958.com/guochao1980/4075588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xzz958.com。鬼吹灯手机版阅读网址:m.cxzz9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