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封侯拜将 第141章:八国运动会10
上卷:封侯拜将 第141章:八国运动会10
原来这嬴荡在将银璃镜收入袖子里的过程中,银璃镜所反射的太阳光渐渐从赵国马手的脸上转移到了连接比赛用的绳索上。
其实这绳索由于秦赵两国巨型马的长时间对峙与拖拽早已到达了快要断开的临界点,而银璃镜所反射的光源恰好在此时起到了一个“催化剂”的作用,这就使得原本还需一分钟以后才能断开的绳索在此时立即就断成了两半……
虽然赵国的象马还有最后半步就能把秦国的马骡向后拉满八步并取得胜利,但是比赛用的绳索突然断成了两半,自然比赛也就无法分出胜负了。
有人会说:换上新的、加粗的、更结实的绳索重新比试一轮,赵国象马必然能够战胜秦国马骡。——这句话确实是非常对的。
不过,我们要考虑当时运动会所处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们往往都有点迷信于“天命”,比如这赛事绳索的断裂,在我们现代人眼里可能是一件小事,大不了换一条新的重新再比,但是在古人眼里这就是“老天爷”不想让双方分出胜负的“意思”。
古人由于认知方面的局限性,往往将许多巧合发生的随机事件错误地归纳为“天意”,而他们又是无比地尊重“天意”,既然“天意”在此时弄断绳索,自然:秦国和赵国无需再比,并列第一是皆大欢喜的结局。
于是赛事主裁判当即便宣布了积分情况:
“象”赛的积分为,赵国、秦国并列第一都得15积分;楚国位列第三获得12积分;齐国位列第四获得10积分;魏国排名第五可拿8积分;燕国排名第六可拿6积分;中山国排名第七可拿4积分;韩国排名第八可拿2积分。
赵雍虽对“并列第一”的裁决心有不甘,但祖制当前,自己也只能无可奈何地就此作罢!
这里的“祖制”其实指的是周礼的一种祭祀规定,至于这个规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幽王执政时期。
周宣王死后,其子姬宫湦继位,是为周幽王。当时周室王畿所处之关中一带发生大地震,加以连年旱灾,使民众饥寒交迫、四处流亡,社会动荡不安,国力衰竭。而周幽王是个荒淫无道的昏君,他不思挽救周朝于危亡,奋发图强,反而重用佞臣虢石父,盘剥百姓,激化了阶级矛盾;又对外攻伐西戎而大败。这时,有个大臣名褒珦,劝谏周幽王,周幽王非但不听,反而把褒珦关押起来。
褒珦在监狱里被关了三年。褒族人千方百计要把褒珦救出来。他们听说周幽王好美色,正下令广征天下美女入宫,就借此机会寻访美女。在褒城内找到一位姒姓女子,教其唱歌跳舞,并把她打扮起来,起名为褒姒,献于周幽王——替褒珦赎罪。
周幽王见了褒姒,惊为天人,非常喜爱,马上立她为妃,同时也把褒珦释放了。周幽王自得褒姒以后,十分宠幸于她,一味过起荒淫奢侈的生活。褒姒虽然生得艳如桃李,却冷若冰霜,自进宫以来从来没有笑过一次,周幽王为了博得褒姒的开心一笑,不惜想尽一切办法,可是褒姒终日不笑。为此,周幽王竟然悬赏求计,谁能引得褒姒一笑,赏金千两。这时有个佞臣叫虢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个主意,提议用烽火台一试。
烽火本是古代敌寇侵犯时的紧急军事报警信号。由国都到边镇要塞,沿途都遍设烽火台。西周为了防备犬戎的侵扰,在镐京附近的骊山(今陕西临潼东南)一带修筑了20多座烽火台,每隔几里地就是一座。一旦犬戎进袭,首先发现的哨兵立刻在台上点燃烽火,邻近烽火台也相继点火,向附近的诸侯报警。诸侯见了烽火,知道京城告急,天子有难,必须起兵勤王,赶来救驾。虢石父献计令烽火台平白无故点起烽火,招引诸侯前来白跑一趟,以此逗引褒姒发笑。
周幽王听了十分赞同,高兴地说道:“果然是妙计!传令下去,点烽火!”
大臣郑伯友(姓姬名友)一听到这个命令,大吃了一惊,赶紧进宫求见:“大王,先王设立烽火台是为了通知诸侯们来解救都城于危机之中的,如今无故点火,戏弄诸侯,将来若是真的有事,再点燃烽火,恐怕诸侯们就不会相信了!”
周幽王不耐烦地说道:“如今天下太平,哪里会出什么事?”
郑伯友(姬友)据理力争道:“大王若失信于天下必将成为下一个夏桀(夏朝亡国之君)或者商纣(商朝亡国之君)!”
周幽王一听被臣子比喻成无道昏君,自然格外生气。为了维护自己至高无上、不容侵犯的威严,他立刻命令侍卫将郑伯友推下去处决了!由于郑伯友是周历王的后代和周幽王也是同族亲戚,所以对付普通民众所使用的砍头、腰斩、分尸等不能加之皇亲国戚,最后周幽王对郑伯友处以了绞刑。(用绳子吊至断气的一种刑法,也算是保留全尸了!)可是行刑之时,天空突然电闪雷鸣,一道闪电劈开了绞刑所用的绳子。
周幽王不信邪,让侍卫换了一根更为粗大的绳子继续对郑伯友行刑 ,这时闪电再一次击中了行刑所用的绳子。
第三次,周幽王干脆换了一根铜锁链行刑,他心想:“铜索这么坚固总能送郑伯友归西了吧?”
可是天上的闪电再一次将铜链劈成了两节,周幽王见三次都杀不了郑伯友,便想亲自使用天子剑砍下郑伯友的脑袋,辛好旁边的太子姬宜臼(太子之位被废后由姬伯服取代)求情:“父王,今日天色已晚,不如改日再处置郑伯友吧!”
然后周幽王就将郑伯友暂时收入监狱命令手下严加看管!
鉴于郑伯友所受之罪,其他大臣便无人再敢直言进谏周幽王了……
于是,烽火熊熊燃烧起来,邻近的诸侯们见到浓烟滚滚,赶紧带着兵赶到了都城,但没想到一个敌人也未见到,只有奏乐跟唱歌的声音。看到周幽王哈哈大笑的表情,他们这才知道是上当了。
褒姒瞧见那么多的兵马被戏弄得团团转,不禁冷笑了几声,周幽王十分高兴,重赏了虢石父。
“烽火戏诸侯”之后,周王朝在风雨飘摇之中度过了几个月的安稳期。
这日周幽王与宠妃褒姒在宫殿中喝酒,褒姒感慨自己的儿子伯服太过于懦弱只怕是以后继任天子之位无法像他的父亲(周幽王)一样威武霸气!
周幽王说:“这好办,人人见了孤之所以惧怕无比,那是因为孤好杀人!届时让伯服杀几个人之后,他就能和孤一样雄霸天下了!”
褒姒继续感慨:“杀几个平头百姓不足以练就伯服的胆量,要杀就杀一些位高权重的大臣——这样才能让太子伯服树立威信!”
周幽王和褒姒同时想到了还在狱中被关押的郑伯友。
两人叫上儿子伯服,当天夜里便去了监狱要杀郑伯友!
姬伯服为了在父王母后面前逞能,咕咚咕咚灌了几杯酒下肚便提起大宝剑对着郑伯友就是一通乱刺……
郑伯友面目全非、血肉模糊之际,西方的犬戎也带着大量的机动骑兵进攻周幽王所在的都城镐京,周幽王于是命人赶紧把烽火点起来,但烽火是点着了,诸侯们也看见了,却没有一个前去救援的,他们认为,这肯定又是周幽王搞的把戏。
最终,周幽王、虢石父、太子伯服都被杀了,褒姒也被掳走了,西周宣告灭亡。
西周灭亡之后,众大臣将之前被周幽王废掉的太子姬宜臼(周幽王和申后之子)拥立为新的周天子。
姬宜臼(谥号:周平王)继位后便立马分析国家遭遇入侵而众诸侯却不救援的原因:他的父亲为博得宠妃一笑“烽火戏诸侯”才是导致这次亡国的罪魁祸首!
想至此处,周平王便感慨道:“国家要是多一些像郑伯友这样直言敢谏的大臣该有多好啊!”
周平王欲去国家监狱里看望郑伯友并将其释放,然后当着众人面拜他为太师(类似于丞相的一种职务)。
可是进了监狱后才发现:监狱也因为外族入侵被损毁殆尽,而郑伯友的尸身也被刺得体无完肤……
这时一位幸存下来的狱卒说出了犬戎入侵那一夜所发生的事:原来当天夜里周幽王和王后褒姒带着太子伯服来监狱练胆,在父王母后的授意下,姬伯服亲自将郑伯友剁成了肉酱……所以郑伯友并不是被犬戎等外族势力残害的!
周平王听完之后重重奖赏了狱卒的直言不讳并吩咐其保守郑伯友具体死因的秘密。
因为就算周幽王对自己再不好,哪怕他曾经废过自己的太子之位,但好歹“他是自己亲生父亲”的实事永远也改变不了,如果这件事要是传开了,自己的父亲不仅仅有“烽火戏诸侯”这样一个笑话了,还会多一个“监狱杀忠臣”的骂名,届时估计后人都会评价:自己的父亲(周幽王)比夏桀和商纣有过之而无不及!
由于周平王和狱卒的保密得当,所以后世之史书皆记载:由于犬戎入侵,郑伯友(姬友)同周幽王(姬宫湦)、太子姬伯服共同遇难,王后褒姒被掳走不知去向……
周平王迁都洛邑以后,感叹亡国之恨时回忆起上天曾三次劈雷以救忠臣这件事,于是颁布法令:以后但凡绳索莫名折断便是“天意”来此显灵,即,死囚立即释放、比赛则可并列、战争必须停歇、轻生者不用再赴死……
如有违反者或不遵从的国家,他人、他国可联合共伐之。
这便是绳索断裂,赵国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必须要和秦国并列第一的缘故……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http://www.cxzz958.com/lianpochuanqi/4489936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xzz958.com。鬼吹灯手机版阅读网址:m.cxzz958.com
原来这嬴荡在将银璃镜收入袖子里的过程中,银璃镜所反射的太阳光渐渐从赵国马手的脸上转移到了连接比赛用的绳索上。
其实这绳索由于秦赵两国巨型马的长时间对峙与拖拽早已到达了快要断开的临界点,而银璃镜所反射的光源恰好在此时起到了一个“催化剂”的作用,这就使得原本还需一分钟以后才能断开的绳索在此时立即就断成了两半……
虽然赵国的象马还有最后半步就能把秦国的马骡向后拉满八步并取得胜利,但是比赛用的绳索突然断成了两半,自然比赛也就无法分出胜负了。
有人会说:换上新的、加粗的、更结实的绳索重新比试一轮,赵国象马必然能够战胜秦国马骡。——这句话确实是非常对的。
不过,我们要考虑当时运动会所处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们往往都有点迷信于“天命”,比如这赛事绳索的断裂,在我们现代人眼里可能是一件小事,大不了换一条新的重新再比,但是在古人眼里这就是“老天爷”不想让双方分出胜负的“意思”。
古人由于认知方面的局限性,往往将许多巧合发生的随机事件错误地归纳为“天意”,而他们又是无比地尊重“天意”,既然“天意”在此时弄断绳索,自然:秦国和赵国无需再比,并列第一是皆大欢喜的结局。
于是赛事主裁判当即便宣布了积分情况:
“象”赛的积分为,赵国、秦国并列第一都得15积分;楚国位列第三获得12积分;齐国位列第四获得10积分;魏国排名第五可拿8积分;燕国排名第六可拿6积分;中山国排名第七可拿4积分;韩国排名第八可拿2积分。
赵雍虽对“并列第一”的裁决心有不甘,但祖制当前,自己也只能无可奈何地就此作罢!
这里的“祖制”其实指的是周礼的一种祭祀规定,至于这个规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幽王执政时期。
周宣王死后,其子姬宫湦继位,是为周幽王。当时周室王畿所处之关中一带发生大地震,加以连年旱灾,使民众饥寒交迫、四处流亡,社会动荡不安,国力衰竭。而周幽王是个荒淫无道的昏君,他不思挽救周朝于危亡,奋发图强,反而重用佞臣虢石父,盘剥百姓,激化了阶级矛盾;又对外攻伐西戎而大败。这时,有个大臣名褒珦,劝谏周幽王,周幽王非但不听,反而把褒珦关押起来。
褒珦在监狱里被关了三年。褒族人千方百计要把褒珦救出来。他们听说周幽王好美色,正下令广征天下美女入宫,就借此机会寻访美女。在褒城内找到一位姒姓女子,教其唱歌跳舞,并把她打扮起来,起名为褒姒,献于周幽王——替褒珦赎罪。
周幽王见了褒姒,惊为天人,非常喜爱,马上立她为妃,同时也把褒珦释放了。周幽王自得褒姒以后,十分宠幸于她,一味过起荒淫奢侈的生活。褒姒虽然生得艳如桃李,却冷若冰霜,自进宫以来从来没有笑过一次,周幽王为了博得褒姒的开心一笑,不惜想尽一切办法,可是褒姒终日不笑。为此,周幽王竟然悬赏求计,谁能引得褒姒一笑,赏金千两。这时有个佞臣叫虢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个主意,提议用烽火台一试。
烽火本是古代敌寇侵犯时的紧急军事报警信号。由国都到边镇要塞,沿途都遍设烽火台。西周为了防备犬戎的侵扰,在镐京附近的骊山(今陕西临潼东南)一带修筑了20多座烽火台,每隔几里地就是一座。一旦犬戎进袭,首先发现的哨兵立刻在台上点燃烽火,邻近烽火台也相继点火,向附近的诸侯报警。诸侯见了烽火,知道京城告急,天子有难,必须起兵勤王,赶来救驾。虢石父献计令烽火台平白无故点起烽火,招引诸侯前来白跑一趟,以此逗引褒姒发笑。
周幽王听了十分赞同,高兴地说道:“果然是妙计!传令下去,点烽火!”
大臣郑伯友(姓姬名友)一听到这个命令,大吃了一惊,赶紧进宫求见:“大王,先王设立烽火台是为了通知诸侯们来解救都城于危机之中的,如今无故点火,戏弄诸侯,将来若是真的有事,再点燃烽火,恐怕诸侯们就不会相信了!”
周幽王不耐烦地说道:“如今天下太平,哪里会出什么事?”
郑伯友(姬友)据理力争道:“大王若失信于天下必将成为下一个夏桀(夏朝亡国之君)或者商纣(商朝亡国之君)!”
周幽王一听被臣子比喻成无道昏君,自然格外生气。为了维护自己至高无上、不容侵犯的威严,他立刻命令侍卫将郑伯友推下去处决了!由于郑伯友是周历王的后代和周幽王也是同族亲戚,所以对付普通民众所使用的砍头、腰斩、分尸等不能加之皇亲国戚,最后周幽王对郑伯友处以了绞刑。(用绳子吊至断气的一种刑法,也算是保留全尸了!)可是行刑之时,天空突然电闪雷鸣,一道闪电劈开了绞刑所用的绳子。
周幽王不信邪,让侍卫换了一根更为粗大的绳子继续对郑伯友行刑 ,这时闪电再一次击中了行刑所用的绳子。
第三次,周幽王干脆换了一根铜锁链行刑,他心想:“铜索这么坚固总能送郑伯友归西了吧?”
可是天上的闪电再一次将铜链劈成了两节,周幽王见三次都杀不了郑伯友,便想亲自使用天子剑砍下郑伯友的脑袋,辛好旁边的太子姬宜臼(太子之位被废后由姬伯服取代)求情:“父王,今日天色已晚,不如改日再处置郑伯友吧!”
然后周幽王就将郑伯友暂时收入监狱命令手下严加看管!
鉴于郑伯友所受之罪,其他大臣便无人再敢直言进谏周幽王了……
于是,烽火熊熊燃烧起来,邻近的诸侯们见到浓烟滚滚,赶紧带着兵赶到了都城,但没想到一个敌人也未见到,只有奏乐跟唱歌的声音。看到周幽王哈哈大笑的表情,他们这才知道是上当了。
褒姒瞧见那么多的兵马被戏弄得团团转,不禁冷笑了几声,周幽王十分高兴,重赏了虢石父。
“烽火戏诸侯”之后,周王朝在风雨飘摇之中度过了几个月的安稳期。
这日周幽王与宠妃褒姒在宫殿中喝酒,褒姒感慨自己的儿子伯服太过于懦弱只怕是以后继任天子之位无法像他的父亲(周幽王)一样威武霸气!
周幽王说:“这好办,人人见了孤之所以惧怕无比,那是因为孤好杀人!届时让伯服杀几个人之后,他就能和孤一样雄霸天下了!”
褒姒继续感慨:“杀几个平头百姓不足以练就伯服的胆量,要杀就杀一些位高权重的大臣——这样才能让太子伯服树立威信!”
周幽王和褒姒同时想到了还在狱中被关押的郑伯友。
两人叫上儿子伯服,当天夜里便去了监狱要杀郑伯友!
姬伯服为了在父王母后面前逞能,咕咚咕咚灌了几杯酒下肚便提起大宝剑对着郑伯友就是一通乱刺……
郑伯友面目全非、血肉模糊之际,西方的犬戎也带着大量的机动骑兵进攻周幽王所在的都城镐京,周幽王于是命人赶紧把烽火点起来,但烽火是点着了,诸侯们也看见了,却没有一个前去救援的,他们认为,这肯定又是周幽王搞的把戏。
最终,周幽王、虢石父、太子伯服都被杀了,褒姒也被掳走了,西周宣告灭亡。
西周灭亡之后,众大臣将之前被周幽王废掉的太子姬宜臼(周幽王和申后之子)拥立为新的周天子。
姬宜臼(谥号:周平王)继位后便立马分析国家遭遇入侵而众诸侯却不救援的原因:他的父亲为博得宠妃一笑“烽火戏诸侯”才是导致这次亡国的罪魁祸首!
想至此处,周平王便感慨道:“国家要是多一些像郑伯友这样直言敢谏的大臣该有多好啊!”
周平王欲去国家监狱里看望郑伯友并将其释放,然后当着众人面拜他为太师(类似于丞相的一种职务)。
可是进了监狱后才发现:监狱也因为外族入侵被损毁殆尽,而郑伯友的尸身也被刺得体无完肤……
这时一位幸存下来的狱卒说出了犬戎入侵那一夜所发生的事:原来当天夜里周幽王和王后褒姒带着太子伯服来监狱练胆,在父王母后的授意下,姬伯服亲自将郑伯友剁成了肉酱……所以郑伯友并不是被犬戎等外族势力残害的!
周平王听完之后重重奖赏了狱卒的直言不讳并吩咐其保守郑伯友具体死因的秘密。
因为就算周幽王对自己再不好,哪怕他曾经废过自己的太子之位,但好歹“他是自己亲生父亲”的实事永远也改变不了,如果这件事要是传开了,自己的父亲不仅仅有“烽火戏诸侯”这样一个笑话了,还会多一个“监狱杀忠臣”的骂名,届时估计后人都会评价:自己的父亲(周幽王)比夏桀和商纣有过之而无不及!
由于周平王和狱卒的保密得当,所以后世之史书皆记载:由于犬戎入侵,郑伯友(姬友)同周幽王(姬宫湦)、太子姬伯服共同遇难,王后褒姒被掳走不知去向……
周平王迁都洛邑以后,感叹亡国之恨时回忆起上天曾三次劈雷以救忠臣这件事,于是颁布法令:以后但凡绳索莫名折断便是“天意”来此显灵,即,死囚立即释放、比赛则可并列、战争必须停歇、轻生者不用再赴死……
如有违反者或不遵从的国家,他人、他国可联合共伐之。
这便是绳索断裂,赵国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必须要和秦国并列第一的缘故……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http://www.cxzz958.com/lianpochuanqi/4489936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xzz958.com。鬼吹灯手机版阅读网址:m.cxzz9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