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 美剧大世界里的骑士 > 第二千一百零一章:终于好转了!(求月票庆祝!)

第二千一百零一章:终于好转了!(求月票庆祝!)

    艾瑞斯是真的喜欢自己这份职业,哪怕她仅仅只是一名图片编辑,还算不上真正的记者。事实上,在很早啊以前,艾瑞斯也没想过自己会成为记者。

    美国是个很反直觉的国家。

    很多人都说美国是开放的国家,可从某些角度来看,美国又是非常保守的国家!并不是每个女人都想着做一番事业。

    实际上大多数女孩对人生的规划,还是找个人嫁了,专心做家庭主妇!

    至少艾瑞斯以前就是这种想法!

    美国总是给人一副年轻、开放和进步的形象。

    过去二十多年互联网成为全世界各地年轻一代交流的主要工具和舆论阵地,更是强化了这个刻板印象。少数族裔权益、女权运动、LGBTQ和环境保护,几乎每一个带着进步标签的社会运动都不可避免地和旧金山、洛杉矶、硅谷、纽约和波士顿等东西海岸的大城市联系到一起。

    但现实却是,进步人士和自由主义者在网上闹得再欢,硅谷的互联网公司倾注再多的资源来为他们摇旗呐喊,也只不过掩饰了美国本质上是一个保守国家的事实。

    可能大部分中国人对美国的印象是个开放国家,但实际上美国跟欧洲大陆比是一个特别保守的新教国家,先不说在红州(保守派占大盘的州)还有一堆童婚合法、堕胎违法,认为婚前sex不道德的地方,就普通大众来说,你长得年轻一点,想买个酒都要出示身份证(未满18岁喝酒是非法的),而且只能在专门的饮酒场所喝。所以有些美国人到中国后看到超市货架上一大堆啤酒红酒白酒敞开卖,有人在公园在路边喝酒,就惊呆了,我在油管看过好几个这样的视频,专门去拍中国的超市。

    美国人去欧洲也会有很大的文化冲击,觉得欧洲真的思想开放,比如法国意大利都不把男女出轨当回事,这不符合美国人婚后要专一爱家的价值观(你们可以看看《艾米莉在巴黎》这部剧,有点夸张,但也蛮能反映现实)。伍迪艾伦为啥一直被评为最“欧洲”的美国导演,他的电影不光欧洲题材多,而且整体价值观也非常欧洲。还有为什么美国LGBT运动搞得特别大,很多人觉得同志招摇,其实一部分原因是,有些保守的教徒真的很仇同,甚至会去攻击他们(以前发生过枪击案)。

    话说回来,至于为什么大部分人的印象里美国很开放呢?因为文化中心好莱坞、科技中心硅谷所在的加州是蓝州,经济中心纽约也是蓝州(自由派人士为主),他们的思维是很开放的。大多数人对美国的印象其实来自这两个地方,这就是文化输出给你的误解。

    在众多欧美影视剧中,我们都能感受到远在北冰洋北岸的美国人民性格外向、热情直爽、不拘小节,并且热爱自由,憧憬自由的生活也追求性开放。但是,这些只是我们在影视作品中了解到的美国人民,殊不知事实上这是我们对美国人民的一种误会,在美国,大部分人都是忠诚的基督教信徒,根据基督教的教义,婚前性行为是被禁止的。

    美国和欧洲,一个是新大陆,一个是旧大陆,大多数人肯定认为美国更加开放,欧洲则偏向保守。但其实在近代欧洲的思想更加激进,反而是美国人比较保守,尤其是美国南方更是以保守著称,这些地区被称之为“圣经地带”。虽然美国是由新教徒建立的国家,但新教徒对于宗教也是比较忠诚的,美国的基督教教堂也是非常常见,只不过相比于欧洲的大教堂,美国的教堂都很小,所以不引人注目。目前美国的基督教教派非常多,影响比较大的有:美南浸信会、卫理公会派、浸信会、长老会、圣公会等等。这些教派对于美国社会的影响很大,并且也非常热衷于传教,例如清末美国是向中国派出传教士最多的国家,中国的许多大学也都是美国教会创立的教会大学。时至今日,美国总统在就任典礼上依然要手握《圣经》进行宣誓,可见美国人对基督教还是很看重的。

    美国的保守主义往往注重家庭、宗教和社区纽带,认为这些是社会稳定和个体责任感的基础。保守派主张传统的婚姻制度,抵制激进的性别和性取向政策,支持宗教在公共生活中的地位。他们认为,家庭和宗教的崩溃会导致社会道德和秩序的衰退,因此应通过政策支持家庭结构和宗教信仰的延续。

    其中对女人,美国社会也有着自己的定位。

    美国对外的宣传口号中,经常说自己是一个诞生就自由、民主的国家,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从美国妇女权益的角度来说,这句话完全是在“扯蛋”。

    美国立国之时,跟传统欧洲国家一样,依旧处于标准的男权主义社会,社会舆论对妇女的要求就是做好家庭主妇,男人眼中温顺的妻子,孩子眼中慈祥的母亲。辅助好丈夫的日常起居,让他在外拼搏时无后顾之忧以及教育好孩子,成为对社会的有用之人,是妇女一生唯一该做的事,否则就是“不守妇道”。甚至在家庭关系中,出于让妇女依附男性的需要,美国的已婚妇女被要求不能拥有自己任何私人财产,财产都是家里男主人的。也正因如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美国妇女是被以“这是男人该做的事”为由,拒绝参与任何社会公共事务,不能享有作为近代“民主”标志的社会权力“投票权”。

    面对男权高呼“民主”,却选择性忽视跟他人口比相差不远的妇女权益时,妇女们在19世纪前后正式发出了“不满”的怒号,争取妇女选举权的运动开始萌芽。但这也通过一百年的斗争才最终让女人得到了投票权!

    更炸裂的是,在最初的美国宪法中,全部是美国政治架构的内容,没有关于男女平权的规定。宪法修正案中也没有体现男女平权。

    修正案,就如同一个个补丁,将原本只是一个大框架的“宪法”不停进行完善。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几年网上再没有“美国宪法几百年不修改”的观点了,因为中国网友越来越不好骗了。迄今为止,已通过了27条宪法修正案。从1791年1791年批准生效的“权利法案”到1992年批准生效的“禁止随意改动议员薪酬”规定,涵盖了公民权利、携带武器、陪审团权利等方方面面。要重点指出的是:1870年通过的第15条修正案规定公民“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的奴隶身份而否认或剥夺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这里面有一个明显的漏洞:那就是性别。言下之意,公民依旧可以受到因性别原因造成的选举权限制。所以在半个世纪之后,1920年才通过第19条修正案,内容是公民的选举权不因性别而受限。但是这仅仅是选举权,女性其他权利在27条修正案中均未被提及。

    男女平权修正案,曾有过,未通过。

    男女平等权利修正案在1975年曾被提出并获得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但因在规定时间内未获得四分之三以上州通过成为废案。美国宪法历史上通过了27个修正案, 7个修正案没有被通过,不通过的概率可比通过小多了。男女平权,真的就这么难吗?

    女性在很多方面其实都受到隐形的限制和歧视。

    以前艾瑞斯也一直想的是,先玩几年,然后找个老实人嫁了!

    直到她开始了自己的‘事业’,她开始接触更多的信息,知道女人其实不必为了那些东西而活,她们也可以为自己而活!

    女人拥有自己的事业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仅是为了经济独立,更是为了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认可。首先,拥有自己的事业可以带来经济独立和安全感。经济独立让女性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时更有底气和自信,不会因为经济问题而依赖他人。这种独立不仅能让女性在感情上更加从容,也能避免成为“感情的奴隶”,从而保持心态平和。其次,事业对女性的社会认可和个人成长有着重要作用。事业不仅是个人社会身份的体现,还能带来社会认同感和成就感。通过事业,女性可以结交更多高质量的朋友,拓宽社交圈子,提升自身的社交能力和影响力。此外,事业能让女性保持新鲜感和活力。拥有一份事业可以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不断有新的挑战和机会出现,从而保持生活的活力和新鲜感。这种不断进步的状态也会让周围的人感受到女性的魅力和活力。最后,事业对女性的心理健康和情感生活也有积极影响。经济独立让女性在感情上更加自主,不会因为经济问题而感到压力,从而在感情中更加从容和自信。

    当然,更重要的是,她爱上了记者这份职业!

    以前,她其实也没觉得记者有什么了不起的!当下,信息无“触”不在,公屏内外、大号小号、社交平台,既是获取信息的集散地,也是碰撞思想的意见场。有人因此说,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皆是记者”。

    至少她最开始在网上做闪电侠报道的时候,就是这么想的,记者……不是是人就能做?有什么了不起的?

    真的是这样吗?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传播生态环境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我们处在一个人人都能爆料、人人都能诉说、人人都能评论的时代。每一个人都会形成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信息网络,根据自己的选择偏好进行信息筛选,不仅使信息传播过程更加自由和灵活,更赋予了每个人制造信息、发布信息、选择信息、过滤信息和接受信息的可能。这也使得传受双方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似乎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记者”,从严格意义来说应是“人人都是记录者”,因为记录者并不等于记者。那么记者,到底是什么?

    真相的追寻者。

    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寻求真相是记者的天职。在流量至上逻辑大行其道的当下,追问真相的新闻人显得弥足珍贵。在人们眼中,记者整日奔波、笔耕不辍、披星戴月、全年无休。在全媒体时代,24小时开机,365天待命,更是记者的常态。他们以专业的素养和强烈的使命感,深入事件核心,不畏艰难险阻,刨根问底,只为抵达真相,给公众呈现最真实的面貌。

    正义的发声者。

    在调查报道的路上,在突发事件的现场,记者们铁肩道义,用手中的笔和镜头,为弱者发声,为正义呐喊,让那些被忽视的声音得以传播,让事实和真相彰显力量。

    故事的讲述者。

    “最美的风景就在采访的路上,最好听的故事在新闻现场。”他们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记录下那些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物和事件,向人们展示精神的世界、人性的温暖。

    他们努力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娓娓道来的表达,将一个立体、全面、多彩的世界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从“纸与笔”“铅与火”到“光与电”“数与网”,技术变革形塑了全新的传播生态。特别是近十年来,媒体融合从行业探索上升为国家部署,从“相加”走向“相融”,从“相融”挺进“深融”,记者始终以专业精神,筛选、整理、解读着海量的资讯,留下历史的底稿。

    无需回避,在流量为王、热搜变幻、自媒体翻涌的背景下,职业记者的功能被认为正在弱化;大模型问世、AI技术勃发,记者甚至不需要是一个“人”的当下,“新闻从业者”这一身份好像正变得“可有可无”。

    那么,今天为什么还需要记者?

    冰冷的算法无法替代人性的共振。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对“新近发生的”首先要作出正确的“事实判断”。而甚嚣一时的“摆拍”、“演义”让人们对“亲眼所见”的故事情节真假难辨;每天的“热搜”流量汹涌,却充斥着大量的鸡毛蒜皮,反而使真正有价值、有温度的信息被忽视、被掩盖。注意力是信息时代的稀缺资源,而算法驱动却往往会误导受众的“价值判断”。对某一新闻事件的总体把握,需要情感的交流和共鸣,而这是算法无法实现的。而身处一线的记者,不仅可以立体地描述事件整体的脉络,还能发现“隐秘的角落”,倾听“沉默的声音”,因而呈现更多元也更“人性化”的视角,从而帮助人们打破“算法”的垄断、信息的“茧房”。

    喧哗的众声无法替代理性的思考。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事,但与之相伴相生的是,海量信息的汇聚难免泥沙俱下,有时信息真伪难辨,有些观点失之偏颇。信源越庞杂,越需要专业力量的守望和坚持,越需要记者站出来,把对现实的来龙去脉,因果的是非曲直,汇聚于笔端、激荡于文字,破除信息的迷雾,看到事件的真相。

    至少前辈是这么跟艾瑞斯说的。

    她以前从未觉得记者有多伟大。

    可自从知道这些之后,她就觉得自己身上多了一份责任。

    而这份责任让她感觉自己很重要!而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她就是她,不是乔的女儿,不是巴里的姐姐,更不是某人的女朋友或者老婆!

    今天终于从加护病房出来了,转到了普通病房,就是看之后需不需要长期透析。

    http://www.cxzz958.com/meijudashijielideqishi/4559966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xzz958.com。鬼吹灯手机版阅读网址:m.cxzz9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