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 奉办处
林叶为京州兵马大将军,怯莽军番号暂时不变,驻扎于京州大营。
这事对于满朝文武来说影响没有那么直接,对他们影响最直接的是,监国亲王辛言缺必然要在最近大规模的启用和提拔新人。
这个时候,谁的注意力都不会在那个一个月只来歌陵一次的林叶身上。
之前天子连续打压之下的各大家族,会在新君登极之前这个新老交替的准备阶段,尽最大可能的让自家的人往前挤一挤。
如今已不是天子坐镇歌陵的时候了,各大家族会全都闻风而动。
御园,四海堂。
辛先生看了看手里的人名单,这是宁未末刚刚才交给他的。
昨日他让林叶和宁未末都举荐一些人上来,林叶只举荐了云州无为县县令向劲吾一人,宁未末当时并未举荐,今日是列了一分名单递交上来的。
“姚新远?”
辛先生看了看这名字,问宁未末道:“是肃宁姚家出身?”
宁未末俯身回答道:“姚新远不是肃宁姚家的人,是归珂姚家出身,归珂姚家在二十年前就已没落,除了他之外无人出仕。”
“他是去年的科举状元,陛下亲自考过,但当时并未有合适的实缺,所以留在通文阁里做学士,这一年来做事本分,有学识,有眼界,人又沉稳。”
辛先生听完后点了点头。
姚新远若是肃宁姚家的人,那暂时就不能用,姚家也曾是大玉的开国功臣。
归珂郡姚家已经没落,如今可算寒门,这事辛先生是知道的,而且肃宁姚家和归珂姚家,也早已断了来往。
“这个赵苗欣呢?”
“回殿下,这个赵苗欣也是通文阁学士,在通文阁已经做事五年,原本吏部拟定的是在两年前就外放府治,是臣给拦下了。”
辛先生点了点头:“也是寒门出身?”
宁未末道:“是扬州府赵家的人,不过是庶出,早在多年前就随他母亲搬离扬州,那时候他才四五岁,如今在歌陵定居已有三十年。”
辛先生嗯了一声。
他看了看这名单,前五个人拟定进入的都是即将城里的新衙门......奉办处。
这是天子的意思。
天子在离开歌陵之前,召见辛先生和宁未末等官员,说了说官员奉办处的事。
奉办处,位在三阁之上,在奉办处做事的人,未必官位高,但一定要有才学,人品更是要在才学之上。
因为奉办处里的人,都可称之为辅政之臣。
这个奉办处就是天子准备出来的,为了辅佐新君登基而专门成立的衙门。
按照天子的说法,只要确定人有大才,不管是七品还是一品,都可进奉办处做事。
但是在奉办处里,不是没有等级存在,宁未末为首辅,其次为林叶,是为次辅。
按照官员等级,能力,阅历,这些东西还要细分其他人员。
按照天子的要求,奉办处要有首辅一人,次辅两人,辅政大学士十人,辅政学士三十人。
这四十三个人的构成,就将取代之前的权力机构,成为新的决策地。
辛先生按照天子的意思,已经定下来宁未末的首辅地位,林叶的次辅地位,另外一个次辅的位子,辛先生在须弥翩若和石锦堂之间摇摆不定。
至于其他人,他都要靠宁未末举荐。
宁未末上奏的这份名单,前五个人都是出身通文阁,而且都是学士身份,没有一个大学士。
所以若完全按照这个名单加入奉办处,再加上林叶举荐的向劲吾,六个人若都列入辅政大学士的话,那朝廷里必然会出现极大的反对声音,况且,向劲吾也不合适直接就到辅政大学士。
其实这六个人,不管是资历还是威望,不管是身份地位还是学识成就,都不该排的那么靠前,三阁之中的大学士,哪一个都比他们资历高。
况且,六部九卿的主官,一个都不进奉办处成为大学士,反而要在这些新晋之人的下边做辅政学士,那那些官员哪有人会服气。
这奉办处,还没有办起来呢,就会变得摇摇欲坠。
“这样吧。”
辛先生道:“从你选这五个人中,挑三个位列辅政大学士,两个退下去一些,大将军举荐的向劲吾虽然有才,可毕竟一直都在地方上做县令,眼界还是差了些,也先列入辅政学士。”
宁未末猜着大概就是这样,辛先生不可能一点顾虑都没有。
现在要的是平稳过度,而不是大刀阔斧的改革。
辛先生道:“户部,吏部,兵部的三位尚书,可位列辅政大学士,你费费心,再从三阁大学士中选两人上来,至于另外的两个名额......”
辛先生看向宁未末问道:“是不是能把剩下的两个大学士位子,作为一种殊荣,给在外领兵的人?”
宁未末回答道:“臣觉得可以按殿下的吩咐办,对于地方上的人来说,也是一种激励。”
辛先生道:“在北域领兵的大将军宁涉海,在云州领兵的大将军宁海棠,这兄妹二人,都可位列辅政大学士。”
宁未末连忙道:“一门出两个辅政大学士,怕是有些不妥当,朝臣们知道了怕是会闹。”
辛先生道:“不怕闹,就这么定了吧。”
宁未末俯身:“臣遵命。”
辛先生又道:“既然宁海棠已经调任了云州,三北都护府又还在,给她提一级,为三北都护大将军如何?”
宁未末道:“恐怕连宁涉海部下的将军们都不服气,林叶为三北都护大将军的时候,毕竟战功显赫,又有救驾平叛之功,所以......”
辛先生道:“你说的这些,宁海棠没有?”
宁未末怔住,一时之间不好回答。
其实他担心的是,他姓宁,那两兄妹也姓宁,虽然他和那两位根本就没有什么关系,但不知情的百姓们不会这么想,会觉得这宁家一下子就腾达起来,把控朝权了。
最为主要的是,百姓们会说他宁未末任人唯亲,才做了首辅,就要把持朝政了。
辛先生似乎是看出了他的顾虑,所以说道:“太祖皇帝说过,用人才,当不拘一格,如果你怕名声受累就不敢用人才,那是你这个做首辅的还不够无私。”
“真正的无私,可不仅仅是不用自家人,而是只要有真才实学,用自家人也无妨,何况宁家兄妹和你,本就没什么关系。”
宁未末俯身道:“是臣浅薄了。”
但他还是试探着问了一句:“大将军宁海棠,和大将军林叶私交甚笃,是不是......”
辛先生一皱眉:“我刚刚说完的话,你这就忘了?”
宁未末连看又俯身道:“臣不敢忘,殿下说过,用人才,当不拘一格。”
辛先生道:“那不是我说的,那是太祖皇帝说的。”
宁未末道:“那,臣就按照殿下的意思,把名单重新列一下。”
辛先生点头:“就这么办吧。”
宁未末其实还想说,作为殊荣而分到了地方上的两个大学士名号,全都给了北疆领兵的大将军,其他各地的领兵将领知道了,怕是也会心里不舒服。
但辛先生看起来很坚决,他不敢再多劝什么。
而且,辛先生这样安排也并无错处,那两兄妹都有大功,这是不争的事实。
“殿下。”
宁未末问道:“次辅还空缺一人,殿下觉得应该是......”
原本还没有下决心的辛先生,此刻却忽然下了决心。
辛先生道:“就让须弥翩若进来吧,有他在,奉办处里的人也不敢太放肆,总得有个分量重的人在奉办处里压着,让奉办处的人别觉得自己地位特殊就敢张扬。”
他问宁未末:“你觉得如何?”
宁未末俯身道:“臣无异议。”
辛先生点了点头:“就照这个名单去办吧,你上奏,我用印,然后尽快昭告天下。”
“臣遵命。”
宁未末行礼之后,便告辞出了四海堂。
他往外走的时候,总觉得辛先生这用人看起来合理的很,但又有些说不出的奇怪。
他让自己把思路往一个方向归一归,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辛先生重用的这几个人,都曾经有过护驾之功。
这一点无可厚非,但,难道辛先生就不怕这些人之间暗地里有什么联络?
都是领兵的大将军啊,宁涉海还好些,一直都在冬泊那边,和大玉的人并无多少交往。
但宁海棠和林叶私交确实不浅,这两个人还曾一同领兵征战,且不止一次。
辛先生直接把林叶曾经做过的都护大将军给了宁海棠,真不怕这两个人串联起来?
这两个人手里的兵力加起来,至少有三十万人,且还都是经历过战争的精锐。
宁海棠的兵马数量是林叶的一倍,更关键的是,其中半数以上是冬泊人和孤竹人。
这么安排,说实话,隐患无穷。
然而宁未末隐隐约约的,又感觉自己从中悟到了什么,但这种感觉实在是太缥缈,一晃而过。
以前他觉得辛先生做事和陛下比较,最大的差别就是不够果断。
今天安排人员,辛先生却果断的让人出乎预料,显然辛先生在这之前也早就做好了准备,如此安排,是他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
“信任啊......”
宁未末一边走一边自言自语了一声。
如果不是出于对大将军林叶的绝对信任,辛先生应该怎么都不会如此安排。
信任这个东西一旦建立起来,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从信任变成依赖。
依赖这个东西一旦建立起来,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因依赖而生出感情。
做君王的,一旦对某个臣子出现了感情,比如兄弟情,这种事真的说不上有多好。
宁未末想了许多,但最终还是要按照辛先生的决定去办。
而且这份名单,其实已足够公平,如果有谁还不满,那就憋着吧。
宁未末心说好在是殿下最后忍住了,因为他在刚才谈话的时候,几次都觉得,殿下可能要提及古秀今这个名字了。
若太监当政,那才真的要出大乱子。
就在他思考这些的时候,才出了御园大门,还没上车,车夫就压低声音说道:“有人请和大人见一见。”
宁未末问:“谁?”
车夫回答:“王洛神。”
http://www.cxzz958.com/quanjunliezhen/3455081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xzz958.com。鬼吹灯手机版阅读网址:m.cxzz958.com
这事对于满朝文武来说影响没有那么直接,对他们影响最直接的是,监国亲王辛言缺必然要在最近大规模的启用和提拔新人。
这个时候,谁的注意力都不会在那个一个月只来歌陵一次的林叶身上。
之前天子连续打压之下的各大家族,会在新君登极之前这个新老交替的准备阶段,尽最大可能的让自家的人往前挤一挤。
如今已不是天子坐镇歌陵的时候了,各大家族会全都闻风而动。
御园,四海堂。
辛先生看了看手里的人名单,这是宁未末刚刚才交给他的。
昨日他让林叶和宁未末都举荐一些人上来,林叶只举荐了云州无为县县令向劲吾一人,宁未末当时并未举荐,今日是列了一分名单递交上来的。
“姚新远?”
辛先生看了看这名字,问宁未末道:“是肃宁姚家出身?”
宁未末俯身回答道:“姚新远不是肃宁姚家的人,是归珂姚家出身,归珂姚家在二十年前就已没落,除了他之外无人出仕。”
“他是去年的科举状元,陛下亲自考过,但当时并未有合适的实缺,所以留在通文阁里做学士,这一年来做事本分,有学识,有眼界,人又沉稳。”
辛先生听完后点了点头。
姚新远若是肃宁姚家的人,那暂时就不能用,姚家也曾是大玉的开国功臣。
归珂郡姚家已经没落,如今可算寒门,这事辛先生是知道的,而且肃宁姚家和归珂姚家,也早已断了来往。
“这个赵苗欣呢?”
“回殿下,这个赵苗欣也是通文阁学士,在通文阁已经做事五年,原本吏部拟定的是在两年前就外放府治,是臣给拦下了。”
辛先生点了点头:“也是寒门出身?”
宁未末道:“是扬州府赵家的人,不过是庶出,早在多年前就随他母亲搬离扬州,那时候他才四五岁,如今在歌陵定居已有三十年。”
辛先生嗯了一声。
他看了看这名单,前五个人拟定进入的都是即将城里的新衙门......奉办处。
这是天子的意思。
天子在离开歌陵之前,召见辛先生和宁未末等官员,说了说官员奉办处的事。
奉办处,位在三阁之上,在奉办处做事的人,未必官位高,但一定要有才学,人品更是要在才学之上。
因为奉办处里的人,都可称之为辅政之臣。
这个奉办处就是天子准备出来的,为了辅佐新君登基而专门成立的衙门。
按照天子的说法,只要确定人有大才,不管是七品还是一品,都可进奉办处做事。
但是在奉办处里,不是没有等级存在,宁未末为首辅,其次为林叶,是为次辅。
按照官员等级,能力,阅历,这些东西还要细分其他人员。
按照天子的要求,奉办处要有首辅一人,次辅两人,辅政大学士十人,辅政学士三十人。
这四十三个人的构成,就将取代之前的权力机构,成为新的决策地。
辛先生按照天子的意思,已经定下来宁未末的首辅地位,林叶的次辅地位,另外一个次辅的位子,辛先生在须弥翩若和石锦堂之间摇摆不定。
至于其他人,他都要靠宁未末举荐。
宁未末上奏的这份名单,前五个人都是出身通文阁,而且都是学士身份,没有一个大学士。
所以若完全按照这个名单加入奉办处,再加上林叶举荐的向劲吾,六个人若都列入辅政大学士的话,那朝廷里必然会出现极大的反对声音,况且,向劲吾也不合适直接就到辅政大学士。
其实这六个人,不管是资历还是威望,不管是身份地位还是学识成就,都不该排的那么靠前,三阁之中的大学士,哪一个都比他们资历高。
况且,六部九卿的主官,一个都不进奉办处成为大学士,反而要在这些新晋之人的下边做辅政学士,那那些官员哪有人会服气。
这奉办处,还没有办起来呢,就会变得摇摇欲坠。
“这样吧。”
辛先生道:“从你选这五个人中,挑三个位列辅政大学士,两个退下去一些,大将军举荐的向劲吾虽然有才,可毕竟一直都在地方上做县令,眼界还是差了些,也先列入辅政学士。”
宁未末猜着大概就是这样,辛先生不可能一点顾虑都没有。
现在要的是平稳过度,而不是大刀阔斧的改革。
辛先生道:“户部,吏部,兵部的三位尚书,可位列辅政大学士,你费费心,再从三阁大学士中选两人上来,至于另外的两个名额......”
辛先生看向宁未末问道:“是不是能把剩下的两个大学士位子,作为一种殊荣,给在外领兵的人?”
宁未末回答道:“臣觉得可以按殿下的吩咐办,对于地方上的人来说,也是一种激励。”
辛先生道:“在北域领兵的大将军宁涉海,在云州领兵的大将军宁海棠,这兄妹二人,都可位列辅政大学士。”
宁未末连忙道:“一门出两个辅政大学士,怕是有些不妥当,朝臣们知道了怕是会闹。”
辛先生道:“不怕闹,就这么定了吧。”
宁未末俯身:“臣遵命。”
辛先生又道:“既然宁海棠已经调任了云州,三北都护府又还在,给她提一级,为三北都护大将军如何?”
宁未末道:“恐怕连宁涉海部下的将军们都不服气,林叶为三北都护大将军的时候,毕竟战功显赫,又有救驾平叛之功,所以......”
辛先生道:“你说的这些,宁海棠没有?”
宁未末怔住,一时之间不好回答。
其实他担心的是,他姓宁,那两兄妹也姓宁,虽然他和那两位根本就没有什么关系,但不知情的百姓们不会这么想,会觉得这宁家一下子就腾达起来,把控朝权了。
最为主要的是,百姓们会说他宁未末任人唯亲,才做了首辅,就要把持朝政了。
辛先生似乎是看出了他的顾虑,所以说道:“太祖皇帝说过,用人才,当不拘一格,如果你怕名声受累就不敢用人才,那是你这个做首辅的还不够无私。”
“真正的无私,可不仅仅是不用自家人,而是只要有真才实学,用自家人也无妨,何况宁家兄妹和你,本就没什么关系。”
宁未末俯身道:“是臣浅薄了。”
但他还是试探着问了一句:“大将军宁海棠,和大将军林叶私交甚笃,是不是......”
辛先生一皱眉:“我刚刚说完的话,你这就忘了?”
宁未末连看又俯身道:“臣不敢忘,殿下说过,用人才,当不拘一格。”
辛先生道:“那不是我说的,那是太祖皇帝说的。”
宁未末道:“那,臣就按照殿下的意思,把名单重新列一下。”
辛先生点头:“就这么办吧。”
宁未末其实还想说,作为殊荣而分到了地方上的两个大学士名号,全都给了北疆领兵的大将军,其他各地的领兵将领知道了,怕是也会心里不舒服。
但辛先生看起来很坚决,他不敢再多劝什么。
而且,辛先生这样安排也并无错处,那两兄妹都有大功,这是不争的事实。
“殿下。”
宁未末问道:“次辅还空缺一人,殿下觉得应该是......”
原本还没有下决心的辛先生,此刻却忽然下了决心。
辛先生道:“就让须弥翩若进来吧,有他在,奉办处里的人也不敢太放肆,总得有个分量重的人在奉办处里压着,让奉办处的人别觉得自己地位特殊就敢张扬。”
他问宁未末:“你觉得如何?”
宁未末俯身道:“臣无异议。”
辛先生点了点头:“就照这个名单去办吧,你上奏,我用印,然后尽快昭告天下。”
“臣遵命。”
宁未末行礼之后,便告辞出了四海堂。
他往外走的时候,总觉得辛先生这用人看起来合理的很,但又有些说不出的奇怪。
他让自己把思路往一个方向归一归,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辛先生重用的这几个人,都曾经有过护驾之功。
这一点无可厚非,但,难道辛先生就不怕这些人之间暗地里有什么联络?
都是领兵的大将军啊,宁涉海还好些,一直都在冬泊那边,和大玉的人并无多少交往。
但宁海棠和林叶私交确实不浅,这两个人还曾一同领兵征战,且不止一次。
辛先生直接把林叶曾经做过的都护大将军给了宁海棠,真不怕这两个人串联起来?
这两个人手里的兵力加起来,至少有三十万人,且还都是经历过战争的精锐。
宁海棠的兵马数量是林叶的一倍,更关键的是,其中半数以上是冬泊人和孤竹人。
这么安排,说实话,隐患无穷。
然而宁未末隐隐约约的,又感觉自己从中悟到了什么,但这种感觉实在是太缥缈,一晃而过。
以前他觉得辛先生做事和陛下比较,最大的差别就是不够果断。
今天安排人员,辛先生却果断的让人出乎预料,显然辛先生在这之前也早就做好了准备,如此安排,是他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
“信任啊......”
宁未末一边走一边自言自语了一声。
如果不是出于对大将军林叶的绝对信任,辛先生应该怎么都不会如此安排。
信任这个东西一旦建立起来,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从信任变成依赖。
依赖这个东西一旦建立起来,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因依赖而生出感情。
做君王的,一旦对某个臣子出现了感情,比如兄弟情,这种事真的说不上有多好。
宁未末想了许多,但最终还是要按照辛先生的决定去办。
而且这份名单,其实已足够公平,如果有谁还不满,那就憋着吧。
宁未末心说好在是殿下最后忍住了,因为他在刚才谈话的时候,几次都觉得,殿下可能要提及古秀今这个名字了。
若太监当政,那才真的要出大乱子。
就在他思考这些的时候,才出了御园大门,还没上车,车夫就压低声音说道:“有人请和大人见一见。”
宁未末问:“谁?”
车夫回答:“王洛神。”
http://www.cxzz958.com/quanjunliezhen/3455081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xzz958.com。鬼吹灯手机版阅读网址:m.cxzz9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