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禳星之法,沉香一梦
话表真人一众在长安城外长亭之中,与太宗会面,交谈许久,太宗忽是发问,真经可能换得长生。
姜缘闻听此言,笑道:“陛下何出此言?”
太宗沉吟少许,说道:“先生,我不瞒你,但我有感大限将至,恐在一二年间,便将去也,我实放心不下江山,故曾追寻长生,但却无果,故我见先生乃神仙之辈,方有此问。”
姜缘笑道:“陛下今年寿数有几?”
太宗说道:“六十有一。”
姜缘说道:“今贞观几年?”
太宗答道:“今贞观三十二年。”
姜缘笑道:“陛下,我南瞻部洲生人人寿百岁,然中夭者,数不胜数,陛下能活六十有一,已远胜多人,贞观年数,我望之王气,当有一十三年,今延至贞观三十二年,陛下怎不知足。”
太宗说道:“我知能活这般寿数难得,但如此江山,岂不教人留恋。贞观年数,实不相瞒,先生,我本该在贞观一十三年便亡故,然得地府一崔姓判官之情,添寿些许,故有今朝。”
姜缘说道:“今陛下多活十九年,已是难得。”
太宗道:“我曾翻阅古籍,始皇亦曾求长生,汉孝武帝曾遣人去寻过长生,我乃行旧迹。”
姜缘摇头道:“陛下,始皇与汉孝武帝何时得过长生?”
太宗说道:“我自比功过他等,他等得不到,我未尝不可得到。但不知真经可能换取长生。”
姜缘道:“陛下,可能将真经原本,取来与我一观?”
太宗道:“自无不可。”
太宗遂遣人马,前去宫中取真经来。
太宗再道:“取经而来,尚须些时候,请先生少待。”
姜缘应声。
太宗说道:“常闻先生这等神仙之辈,有望气占卜的本事,然否?”
真人说道:“略知一二。”
太宗笑道:“先生可能为我占卜?”
真人道:“但请陛下言说,须我占卜何物?”
太宗问道:“先生,我大唐国运寿数有几?”
真人笑道:“陛下乃大唐皇帝,不该觉大唐延绵万世,怎问国之寿数?”
太宗摇头道:“世怎有万世之国乎?”
真人沉吟良久,说道:“陛下国寿五百过半有馀。”
太宗闻听,喜不自胜,只道五百过半,已是足矣。
二人谈说之间,有官吏将真经取来,送上于长亭,交与太宗手中。
太宗取真经奉与真人,说道:“先生,真经在此。”
姜缘接过真经,打开一看,里边无有文字,一尘不染,正是当初他与如来佛祖赌赛时所留之本。
孙悟空见之,正要说些甚,太宗不知真经来头,他怎能不知,然不等他开口,教真见扯出。
悟空转头一看。
真见笑着朝他摇头,示意他莫要言语。
孙悟空心领神会,侍立在旁,不敢言语。
太宗见姜缘翻阅真经,问道:“先生,此真经可换长生否?”
姜缘笑着点头,说道:“换得,换得。”
太宗大喜,再问:“如何换得?”
姜缘说道:“这般,我可与陛下长生,然则此长生乃是个借命的法子,若功成则可借命,若功败则命该如此,我可将法子教与陛下,但真经我须取走。”
太宗说道:“真经但可取走,请教我长生之法。”
姜缘笑道:“陛下果真愿换得?”
太宗说道:“换得,换得。”
姜缘道:“陛下,此真经有济世之能,若是换得,陛下再无真经,陛下可想好了?”
太宗闻听,犹豫许久,说道:“换得!”
终是英雄迟暮,怎复年少果决,一心贪恋长生,二神欺心正主。
姜缘笑道:“既如此,我与你换取,但以真经换一借命之法。”
太宗应允。
姜缘将真经收回,说道:“我有一旁门之法,名为‘禳星’,此乃我自家师讲道说法时,自然学成门道,我今与你讲说,陛下,你且听好。”
太宗洗耳恭听,说道:“但请先生告知。”
姜缘说道:“所谓‘禳星’,乃设醮启祝北斗,请北斗借命延寿,有道是‘东斗主算,西斗记名,北斗落死,南斗上生,中斗大魁,总监众灵’。寿数更替,独北斗以变,则北斗有七星,贪狼延生,巨门度厄,禄存保命,文曲益算,廉贞消灾,武曲散祸,破军扶衰。使得此法,沐浴净身,请神诵经,燃坛中七星主灯及四十九盏小灯,焚烧告文,诚心相告,借寿十载,须记,只可借寿十载以内,这般以七日,则功成矣。法咒我晚些传与你。”
太宗说道:“先生,只可延寿十载?”
姜缘道:“此法无有限制,但你可借得,十载一借,尽可延寿。”
太宗喘息不定,说道:“如此,长生可望。”
姜缘笑道:“但你须知,借寿不易,若七星主灯与四十九盏小灯七日之内熄灭,则死生有命,天定也。”
太宗问道:“此灯如何燃之,如何熄灭?”
姜缘答道:“以香油燃之,熄灭者,或天灾或人祸,你当斟酌。”
太宗说道:“我以禁军看护,静室一间,定可防得。”
姜缘笑而不语,遂将禳星之术法咒教与太宗。
太宗得了法咒,喜不自胜,正是长生有望,贪恋江山之美,不肯舍弃。
姜缘将禳星之术教完,即是与太宗辞别,要再是上路西行归家去。
太宗挽留,说道:“今得长生之法,当拜谢先生,请先生随我回宫,我当设席以待。”
姜缘摇头道:“今将归家,无意在此久留。在此祝贺陛下功成,若来日我再临此处时,陛下功成,我再入宫与陛下一见。”
太宗只得应允。
真人遂辞别太宗,与孙悟空等一众再是往西而去,意离南瞻部洲。
太宗目送真人离去,待真人远离,即遣人而来。
早有朝臣侍奉在旁,问道:“陛下,有何吩咐?”
太宗道:“取纸笔来。”
朝臣即取纸笔,亲为太宗研墨。
太宗将禳星之术悉数记在纸上,写至法咒篇,适才写完,太宗长松口气。
太宗说道:“今寿数六十有一,记性不如从前,须是记下,方是稳妥。”
说罢。
太宗正要将纸张交与随从,本是风和日丽的气候,忽是风卷残云,昏天暗地,大雨倾盆,有几滴雨水落在纸张上,将纸张上几个字打湿。
太宗着急万分,他细细一看,那几个字已是模糊不清,他欲要回想几个字,却不知为何,任他如何想,皆是想不出来,只能思量出个模糊的大概。
太宗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思,只想着用模糊的字来代替一二。
……
道路上,真人一众往西而行,真人骑在路上,孙悟空一众或在前开道,或在陪同真人闲谈,或紧随鹿后。
真人前行,忽见气候骤变,停下白鹿。
牛魔王望天,嚷嚷道:“老爷,这天儿怎个说变就变。”
姜缘不语,望着天空。
真见说道:“牛王,此非变天,乃唐王命尽之兆也,大师兄适才教以禳星之法,此间变天,唐王处必有所变,或以天灾,或以人祸,借命不成则必亡之。”
孙悟空抡着金箍棒,叹道:“大师兄,料想是死生有命。”
姜缘点头道:“死生有命,非旁门可阻之,唐王本该在十数年前而亡,延寿至今,已是难得。”
说罢。
真人将手中真经抛出,自有火光而现,将真经焚烧殆尽。
真经焚烧之际,大雨倾盆。
真人一众取了蓑衣穿戴。
真见近了些白鹿,说道:“大师兄,禳星之法,若是常人修行,可能功成?”
姜缘笑道:“师弟,怎个这般言说,禳星之法也好,其馀之旁门也罢,皆有正果之说,重在于心,但其道心不移,以禳星之法,百次功成,长生不死又有何难?”
真见说道:“修行果是修心重。”
姜缘摇头道:“且莫须多说,随我一同前行。”
一众应声,不再多言,冲雨前行,任风雨吹打,不曾动摇。
……
光阴迅速,不觉再有一月馀去。
姜缘一众行近函谷关,终是将离南瞻部洲。
牛魔王抡着混铁棍在前开道,忽是见着前方有座城池,有些眼熟,说道:“老爷,那前边儿的城池有些眼熟,我等可是来过?”
姜缘闻听,细细一看,笑道:“此正是我等初入南瞻部洲时的城池?”
牛魔王方才记起,说道:“此处岂非是左良老家?”
左良听言,朝远边张望,但见前方果真有座城池,他心中一颤,说道:“先生,此处正是我老家。”
牛魔王笑道:“老爷,可要入城中,与左老儿同他子孙见个面?”
姜缘笑而不语,望向左良,说道:“左良,你可要入城中,与你子孙一见?”
左良摇头道:“先生,我不欲再见。”
姜缘问道:“果真不欲再见子孙?你须知,修行之人,往往静修便是数十年,乃至百年,你今过家门而不相见,来日可就再无机会。”
左良拜道:“先生,自我跟随你修行以来,便与俗世再无瓜葛,一心只愿求得自在,俗世之左良寿数已尽,故我不欲再见俗世子孙,若是相见,但恐挽留,那时难堪。”
姜缘摇头道:“既如此,我等不消入城去,只管往前而去,早些归家。”
左良应声。
一众随往前走,途径城池时,左良张望一眼,却未有动摇,一心跟随真人。
不觉夜半深沉,正直三更候。
姜缘一众行至一间荒庙,遂入内歇息一晚,只待明日再是出发,返回灵台方寸山。
一众入得荒庙歇息,真人与孙悟空低语说了些话。
孙悟空离去庙中,不多时再是归来,将一根竹签香递与真人。
真人持着竹签香。
牛魔王见之,问道:“老爷,此庙无主,我等入庙时已敬告天地,怎个老爷取香来,要祭祀何人?”
真人答道:“非以祭祀之用,此乃沉香木所制,有静心安神效力,我见你等有些疲倦,故取此香点燃,可助你等一力。”
牛魔王与青牛面面相觑,他等乃是有法力之辈,怎会感到疲倦。
真人将沉香点燃,插在庙中,青烟枭枭,绕梁不绝。
孙悟空等众闻得青烟,不为所动。
左良闻得烟味,恍恍惚惚,似在烟味中见着一扇门窗,他推开门窗走入,忽然绊着一个草纥,跌了个躘踵,再睁眼时,竟发觉他在自家门前。
左良心感惊奇,趁着夜色,往里走去,但见宅中一切如旧,他走到长子房门前,将门推开,便见着长子正坐在桌前,查点账本。
长子见有人走入,正要呵斥,忽见左良,心下一惊,遂有喜色,上前说道:“父亲!怎是你!你今却是归来了!”
左良不明所以,但见长子,笑道:“回来看看你等。”
长子用手搀着左良,说道:“父亲,今既回来,便不要再出去了,儿给你尽孝养老。”
左良闻听,却是摇头,说道:“我只来看看你等,不多久留,说来,我却不知为何到此,但我当跟随先生修行,看望你等后,我要去寻找先生。”
长子问道:“父亲,那般修行,那般自在果真那般重要?”
左良摇头说道:“你不懂。”
长子再道:“既我不懂,父亲可说与我听。”
左良笑笑,不与争辩,遂教长子带他去看望孙童。
长子闻听,只得带左良在府中行走,与熟睡的孙童相见,又带着左良入祠堂一拜。
左良见过了孙辈,又拜了祖先,感念祖先恩德,余荫护佑,他便要离去。
长子说道:“父亲,果真舍得这般家业?舍得孙儿们?”
左良笑道:“家中有你,我已安心,今我离去,此生再无相见之时,且好生照看家中,若有闲时,多看书籍,莫要胡闹。”
说罢。
左良头也不回,朝府外走去。
长子欲要再说些甚,好教挽留,但见左良朝外离去,忙是追上。
“父亲!”
长子追出府外,但见府外未曾有左良身影,只得冷清街道,此教他恍然若梦,却不知是他做了场梦,亦或父亲果真归来过。
http://www.cxzz958.com/xiyoukaijubaishiputizushi/4627570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xzz958.com。鬼吹灯手机版阅读网址:m.cxzz958.com
姜缘闻听此言,笑道:“陛下何出此言?”
太宗沉吟少许,说道:“先生,我不瞒你,但我有感大限将至,恐在一二年间,便将去也,我实放心不下江山,故曾追寻长生,但却无果,故我见先生乃神仙之辈,方有此问。”
姜缘笑道:“陛下今年寿数有几?”
太宗说道:“六十有一。”
姜缘说道:“今贞观几年?”
太宗答道:“今贞观三十二年。”
姜缘笑道:“陛下,我南瞻部洲生人人寿百岁,然中夭者,数不胜数,陛下能活六十有一,已远胜多人,贞观年数,我望之王气,当有一十三年,今延至贞观三十二年,陛下怎不知足。”
太宗说道:“我知能活这般寿数难得,但如此江山,岂不教人留恋。贞观年数,实不相瞒,先生,我本该在贞观一十三年便亡故,然得地府一崔姓判官之情,添寿些许,故有今朝。”
姜缘说道:“今陛下多活十九年,已是难得。”
太宗道:“我曾翻阅古籍,始皇亦曾求长生,汉孝武帝曾遣人去寻过长生,我乃行旧迹。”
姜缘摇头道:“陛下,始皇与汉孝武帝何时得过长生?”
太宗说道:“我自比功过他等,他等得不到,我未尝不可得到。但不知真经可能换取长生。”
姜缘道:“陛下,可能将真经原本,取来与我一观?”
太宗道:“自无不可。”
太宗遂遣人马,前去宫中取真经来。
太宗再道:“取经而来,尚须些时候,请先生少待。”
姜缘应声。
太宗说道:“常闻先生这等神仙之辈,有望气占卜的本事,然否?”
真人说道:“略知一二。”
太宗笑道:“先生可能为我占卜?”
真人道:“但请陛下言说,须我占卜何物?”
太宗问道:“先生,我大唐国运寿数有几?”
真人笑道:“陛下乃大唐皇帝,不该觉大唐延绵万世,怎问国之寿数?”
太宗摇头道:“世怎有万世之国乎?”
真人沉吟良久,说道:“陛下国寿五百过半有馀。”
太宗闻听,喜不自胜,只道五百过半,已是足矣。
二人谈说之间,有官吏将真经取来,送上于长亭,交与太宗手中。
太宗取真经奉与真人,说道:“先生,真经在此。”
姜缘接过真经,打开一看,里边无有文字,一尘不染,正是当初他与如来佛祖赌赛时所留之本。
孙悟空见之,正要说些甚,太宗不知真经来头,他怎能不知,然不等他开口,教真见扯出。
悟空转头一看。
真见笑着朝他摇头,示意他莫要言语。
孙悟空心领神会,侍立在旁,不敢言语。
太宗见姜缘翻阅真经,问道:“先生,此真经可换长生否?”
姜缘笑着点头,说道:“换得,换得。”
太宗大喜,再问:“如何换得?”
姜缘说道:“这般,我可与陛下长生,然则此长生乃是个借命的法子,若功成则可借命,若功败则命该如此,我可将法子教与陛下,但真经我须取走。”
太宗说道:“真经但可取走,请教我长生之法。”
姜缘笑道:“陛下果真愿换得?”
太宗说道:“换得,换得。”
姜缘道:“陛下,此真经有济世之能,若是换得,陛下再无真经,陛下可想好了?”
太宗闻听,犹豫许久,说道:“换得!”
终是英雄迟暮,怎复年少果决,一心贪恋长生,二神欺心正主。
姜缘笑道:“既如此,我与你换取,但以真经换一借命之法。”
太宗应允。
姜缘将真经收回,说道:“我有一旁门之法,名为‘禳星’,此乃我自家师讲道说法时,自然学成门道,我今与你讲说,陛下,你且听好。”
太宗洗耳恭听,说道:“但请先生告知。”
姜缘说道:“所谓‘禳星’,乃设醮启祝北斗,请北斗借命延寿,有道是‘东斗主算,西斗记名,北斗落死,南斗上生,中斗大魁,总监众灵’。寿数更替,独北斗以变,则北斗有七星,贪狼延生,巨门度厄,禄存保命,文曲益算,廉贞消灾,武曲散祸,破军扶衰。使得此法,沐浴净身,请神诵经,燃坛中七星主灯及四十九盏小灯,焚烧告文,诚心相告,借寿十载,须记,只可借寿十载以内,这般以七日,则功成矣。法咒我晚些传与你。”
太宗说道:“先生,只可延寿十载?”
姜缘道:“此法无有限制,但你可借得,十载一借,尽可延寿。”
太宗喘息不定,说道:“如此,长生可望。”
姜缘笑道:“但你须知,借寿不易,若七星主灯与四十九盏小灯七日之内熄灭,则死生有命,天定也。”
太宗问道:“此灯如何燃之,如何熄灭?”
姜缘答道:“以香油燃之,熄灭者,或天灾或人祸,你当斟酌。”
太宗说道:“我以禁军看护,静室一间,定可防得。”
姜缘笑而不语,遂将禳星之术法咒教与太宗。
太宗得了法咒,喜不自胜,正是长生有望,贪恋江山之美,不肯舍弃。
姜缘将禳星之术教完,即是与太宗辞别,要再是上路西行归家去。
太宗挽留,说道:“今得长生之法,当拜谢先生,请先生随我回宫,我当设席以待。”
姜缘摇头道:“今将归家,无意在此久留。在此祝贺陛下功成,若来日我再临此处时,陛下功成,我再入宫与陛下一见。”
太宗只得应允。
真人遂辞别太宗,与孙悟空等一众再是往西而去,意离南瞻部洲。
太宗目送真人离去,待真人远离,即遣人而来。
早有朝臣侍奉在旁,问道:“陛下,有何吩咐?”
太宗道:“取纸笔来。”
朝臣即取纸笔,亲为太宗研墨。
太宗将禳星之术悉数记在纸上,写至法咒篇,适才写完,太宗长松口气。
太宗说道:“今寿数六十有一,记性不如从前,须是记下,方是稳妥。”
说罢。
太宗正要将纸张交与随从,本是风和日丽的气候,忽是风卷残云,昏天暗地,大雨倾盆,有几滴雨水落在纸张上,将纸张上几个字打湿。
太宗着急万分,他细细一看,那几个字已是模糊不清,他欲要回想几个字,却不知为何,任他如何想,皆是想不出来,只能思量出个模糊的大概。
太宗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思,只想着用模糊的字来代替一二。
……
道路上,真人一众往西而行,真人骑在路上,孙悟空一众或在前开道,或在陪同真人闲谈,或紧随鹿后。
真人前行,忽见气候骤变,停下白鹿。
牛魔王望天,嚷嚷道:“老爷,这天儿怎个说变就变。”
姜缘不语,望着天空。
真见说道:“牛王,此非变天,乃唐王命尽之兆也,大师兄适才教以禳星之法,此间变天,唐王处必有所变,或以天灾,或以人祸,借命不成则必亡之。”
孙悟空抡着金箍棒,叹道:“大师兄,料想是死生有命。”
姜缘点头道:“死生有命,非旁门可阻之,唐王本该在十数年前而亡,延寿至今,已是难得。”
说罢。
真人将手中真经抛出,自有火光而现,将真经焚烧殆尽。
真经焚烧之际,大雨倾盆。
真人一众取了蓑衣穿戴。
真见近了些白鹿,说道:“大师兄,禳星之法,若是常人修行,可能功成?”
姜缘笑道:“师弟,怎个这般言说,禳星之法也好,其馀之旁门也罢,皆有正果之说,重在于心,但其道心不移,以禳星之法,百次功成,长生不死又有何难?”
真见说道:“修行果是修心重。”
姜缘摇头道:“且莫须多说,随我一同前行。”
一众应声,不再多言,冲雨前行,任风雨吹打,不曾动摇。
……
光阴迅速,不觉再有一月馀去。
姜缘一众行近函谷关,终是将离南瞻部洲。
牛魔王抡着混铁棍在前开道,忽是见着前方有座城池,有些眼熟,说道:“老爷,那前边儿的城池有些眼熟,我等可是来过?”
姜缘闻听,细细一看,笑道:“此正是我等初入南瞻部洲时的城池?”
牛魔王方才记起,说道:“此处岂非是左良老家?”
左良听言,朝远边张望,但见前方果真有座城池,他心中一颤,说道:“先生,此处正是我老家。”
牛魔王笑道:“老爷,可要入城中,与左老儿同他子孙见个面?”
姜缘笑而不语,望向左良,说道:“左良,你可要入城中,与你子孙一见?”
左良摇头道:“先生,我不欲再见。”
姜缘问道:“果真不欲再见子孙?你须知,修行之人,往往静修便是数十年,乃至百年,你今过家门而不相见,来日可就再无机会。”
左良拜道:“先生,自我跟随你修行以来,便与俗世再无瓜葛,一心只愿求得自在,俗世之左良寿数已尽,故我不欲再见俗世子孙,若是相见,但恐挽留,那时难堪。”
姜缘摇头道:“既如此,我等不消入城去,只管往前而去,早些归家。”
左良应声。
一众随往前走,途径城池时,左良张望一眼,却未有动摇,一心跟随真人。
不觉夜半深沉,正直三更候。
姜缘一众行至一间荒庙,遂入内歇息一晚,只待明日再是出发,返回灵台方寸山。
一众入得荒庙歇息,真人与孙悟空低语说了些话。
孙悟空离去庙中,不多时再是归来,将一根竹签香递与真人。
真人持着竹签香。
牛魔王见之,问道:“老爷,此庙无主,我等入庙时已敬告天地,怎个老爷取香来,要祭祀何人?”
真人答道:“非以祭祀之用,此乃沉香木所制,有静心安神效力,我见你等有些疲倦,故取此香点燃,可助你等一力。”
牛魔王与青牛面面相觑,他等乃是有法力之辈,怎会感到疲倦。
真人将沉香点燃,插在庙中,青烟枭枭,绕梁不绝。
孙悟空等众闻得青烟,不为所动。
左良闻得烟味,恍恍惚惚,似在烟味中见着一扇门窗,他推开门窗走入,忽然绊着一个草纥,跌了个躘踵,再睁眼时,竟发觉他在自家门前。
左良心感惊奇,趁着夜色,往里走去,但见宅中一切如旧,他走到长子房门前,将门推开,便见着长子正坐在桌前,查点账本。
长子见有人走入,正要呵斥,忽见左良,心下一惊,遂有喜色,上前说道:“父亲!怎是你!你今却是归来了!”
左良不明所以,但见长子,笑道:“回来看看你等。”
长子用手搀着左良,说道:“父亲,今既回来,便不要再出去了,儿给你尽孝养老。”
左良闻听,却是摇头,说道:“我只来看看你等,不多久留,说来,我却不知为何到此,但我当跟随先生修行,看望你等后,我要去寻找先生。”
长子问道:“父亲,那般修行,那般自在果真那般重要?”
左良摇头说道:“你不懂。”
长子再道:“既我不懂,父亲可说与我听。”
左良笑笑,不与争辩,遂教长子带他去看望孙童。
长子闻听,只得带左良在府中行走,与熟睡的孙童相见,又带着左良入祠堂一拜。
左良见过了孙辈,又拜了祖先,感念祖先恩德,余荫护佑,他便要离去。
长子说道:“父亲,果真舍得这般家业?舍得孙儿们?”
左良笑道:“家中有你,我已安心,今我离去,此生再无相见之时,且好生照看家中,若有闲时,多看书籍,莫要胡闹。”
说罢。
左良头也不回,朝府外走去。
长子欲要再说些甚,好教挽留,但见左良朝外离去,忙是追上。
“父亲!”
长子追出府外,但见府外未曾有左良身影,只得冷清街道,此教他恍然若梦,却不知是他做了场梦,亦或父亲果真归来过。
http://www.cxzz958.com/xiyoukaijubaishiputizushi/4627570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xzz958.com。鬼吹灯手机版阅读网址:m.cxzz9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