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三百八十九章 风波略起

第三百八十九章 风波略起

    李龙没想到二哥和姐夫打算过来定居。

    他再次改变了一些人的人生轨迹。

    不过李龙他此刻正发愁着外面,因为大雪整整下了一天一夜。

    天刚亮,雪停,李龙就出了老马号的屋子,开始铲雪。昨天白天雪下一半的时候铲过一次,天黑前又铲了一次,所以现在外面雪虽然厚,但院子里的雪不过一拃厚,挺好铲的。

    老罗叔正在厨房里做饭,听着动静,推看门看了一眼,笑了笑,继续忙自己的。

    要自己住在这里,这雪搞不好一天都弄不完。

    李龙挺怀念二哥姐夫他们四个人在的时候,那雪铲的叫一个快啊。

    他用的是大推雪板,秋天的时候钉的,老马号院子地面相对平整,推起来比较利落,即使如此,在老罗叔叫他的时候,也只是推完了三分之一。

    好在昨天清雪的时候雪都推到了外面。老马号的地势比较高,比四周高出不少,雪推到外面,堆在两边的荒地里就可以,不需要再进行二次清理。

    吃过早饭,老罗叔去喂圈养的那些家伙,李龙把剩下的雪推完,然后去往大哥家里。

    李建国一家都在铲雪。李建国和梁月梅用推板子,李娟用铁锨,李强劲小,用木锨。

    有了李龙的加入,院子里的雪很快就清干净,门口也扫出路来。路上的雪各家门口自推一段,陆英明、铁头他们也走了出来,把两家并排的雪一起清了,推到了路边的渠沟里。

    等把这些活干完,已经快到十二点了。

    每年冬天,清雪是一件大事,不光是农村,城市也是一样。

    李龙在想,现在顾晓霞应该是没时间清大院子里的雪,等自己带着陶大强他们去卖鱼,转回来的时候再清吧。

    杨秀兰大姐那边是不是也在清雪?

    思绪发散着又收了回来,李龙听到大哥李建国正和陆英明聊着天:

    “这雪下的大啊,明年麦子应该不错。”

    “应该是。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雪倒是能让明年地里整个好熵情。”

    “小龙,你们这鱼一时半会儿弄不成了吧,这下一天的雪,冰窟窿得重砸了吧?”陆英明又看向李龙。

    队里有点啥事,传的很快,毕竟大冬天也没啥其他的娱乐活动,有点风吹草动,很快就会传遍全村。所以李龙他们逮鱼收鱼的事情,大家都清楚。

    “不碍事,一天冻不了多少,等下午我们就过去看看。这下大雪了,苇子盖住了,水下的鱼反倒更缺氧了。不过这大雪天,撬兔子才是最合适滴。”

    “小龙叔,你去撵兔子吗?能带上我吗?”陆家铁头顿时满怀希冀的问着。

    “不撵,太累了,我打算下午去下几个套子,这个比较省事。”

    先前下的套子肯定被雪盖掉了,李龙打算重新下些套子。大雪天,兔子能吃的东西大都被盖住了,它们需要重新寻找食物,这时候留下来的新印子是下套子的最好时候。

    中午李龙是在大哥家吃的饭。李建国他们在推路上雪的时候,梁月梅已经在家里准备做饭了。冬天寻常人家主要的事情就是在家里窝着,串门也行,但目前的家庭状况,每家的屋子都不算多,串门也是需要看家里的环境。

    李家的情况特殊一些,还喂着猪和马,这就需要每天至少还要给牲口多弄三次餐。

    好在这些东西都是财富的象征,虽然“家财万贯,出气的不算”,但一匹马、一辆马车,一头猪,所代表的财富可不是后世能比拟的。

    李龙在大哥家吃过饭,回老马号那里准备铁丝套子的时候,陶大强和杨永强两个一起赶了过来。

    “赵家人已经去小海子,继续砸冰窟窿了。”杨永强就像个包打听一样,进门就说。

    “队里有些人出去往东面去了,据说是撬兔子了。”陶大强也说出了自己得来的“情报”。

    “不急,多弄些兔子套,咱们先去下套子,然后到小海子把雪清出来。”

    这两天收的鱼有一些,但还不到一百公斤。李龙没打算就这么去石城。要去的话,怎么也搞个几百公斤,不然跑一趟还不够麻烦的。

    陶大强和杨永强看李龙在弄套子,便也跟着一起弄。很快,三个人就带着几十个兔子套往东边的红柳滩走去。

    刚过耕地片,还没到红柳滩的时候,李龙他们三个就听到了东面大呼小叫的声音,然后看着就有人从红柳滩里跑出来,前面是一只跳跃着的灰兔子。那兔子跳得很高,但却很费力——雪太厚了,每跳起一下,落下去的时候都会深深陷到雪里,很快那只兔子就被后面的人抓住了。

    赶兔子的人有四五个,每个人手里都提着有兔子,有人手里还有两个,收获不小。

    看到李龙他们过来,有人大声喊着:

    “李龙,跟咱一起撵兔子呗!这里兔子可多了!”

    “大强,你们快来,看我们搞了多少,这玩意儿可肥着哩!”

    “你们撵吧,我们去东面下套子去。”李龙摆摆手。都是一个队里的,平时不管关系怎么样,现在人家主动打招呼,那自然是要好好回应的。

    看到李龙他们不加入,其他几个人还有点遗憾。这场追兔子活动不仅仅是在追兔子,也算是一场娱乐活动,大呼小叫的能释放压力,也能跑一跑发泄多余的精力。眼下这个时代,业余文化生活真的很少很乏味,偶尔赶个兔子都算是调节身心了。

    李龙算是上一世经历的太多,对娱乐活动受性阀值太高,普通的活动很难打动他,也就看书这种无论哪个年代都没有上下限的才能满足他吧。

    毕竟还没结婚。

    三个人先去把原来的兔子套找到——让李龙有些意外的是,这些套子并不都是空的,还有三个套中了兔子,被压在了雪下面。

    提着兔子,取回那些已经被雪压在下面的套子,李龙他们继续往东走,一直走到红柳滩的最东面,那里是一条大干沟,三四百米宽,绵延几十公里长,每年都有洪水从这里经过,洪水过后这里的杂草灌木变得茂盛,虽然才下过雪,但这里的兔子足迹很多,横七竖八的,而且异常的清楚,明显能看出来是今天才踩出来的。

    刚好下套子。

    这里是四不靠,再往东不到一公里是呼克公路,往南往北几公里内都没有村庄,东面过了公路三四公里外是兵团的连队,很少有人来,正是下套子的好地方。

    只是离家也挺远,直线距离接近三公里了。

    提着三只兔子回到村里,三个人又立刻带着工具去往小海子。

    去往小海子的雪地里已经有人踩出了脚印,并且还有不少兔子、野鸡的爪印子。

    等他们到小海子的时候,发现有些人正在清理冰窟窿上面的雪,重新砸冰窟窿,有些人已经开始抄鱼了。

    李龙他们也赶到了小海子南边。这里冰面上的积雪至少有三四十公分,很大很厚。三个人把冰窟窿上面的雪清了,发现原来的冰窟窿上面已经结了很厚的一层冰。

    砸吧。

    当天,太阳落山的时候,李龙他们带着七八公斤鱼回到了老马号。

    老罗叔已经把兔子炖好,等着他们吃了。

    第二天一早,李龙就叫了陶大强和杨永强两个人溜兔子套。

    “昨天他们追到十二个兔子。”路上杨永强说道,“还抓了几个活的,直接绑着放羊圈里面,说是要养着等到过年吃。”

    “养不活的,几天就气死了。”李龙说道,“野兔子可不是家兔子,气性大。”

    好些野生动物气性都挺大的,包括一些成年鸟也是,养不活,不吃不喝,然后就死了。

    当然也有些是可以的,比如那个夜麻子鹰,就是特别懒,在野地里连窝都不好好建,自己在荒地碱滩里扒出一个土坑就当窝,里面下两个蛋,就那样孵化,真要碰到狐子啥的,那就成食物了。这玩意儿学名叫夜鹰,太阳一落山眼睛就看不清,一飞就十几米,很容易抓。李强逮到过一个,喂过鱼,喂过肉,强行掰开嘴喂了,养了一段时间不小心让这货给飞走了。

    扯远了。

    他们赶到下兔子套的地方的时候,已经快一个小时了。不过收获很多——捋着下套子的地方往里走,不远就有一个兔子,再远还有,一路捡了十七个半兔子——大丰收的感觉!

    这一片简直是兔子窝!

    李龙也有猜测,应该是昨天那几个队里的年轻人撬兔子的动静太大,把红柳滩里的兔子都赶到这里来了,再加上这一片草比较多,兔子自然也就多了。

    不过兔子多了,食肉动物也多。十七只半是看到的,还有两个套子上的兔子吃的就剩下条腿,也不知道是狐狸还是其他动物。

    十七只兔子可不少,杨永强笑着说:

    “幸亏我带着袋子,不然的话咱们还不好往回拿哩!”

    十七只兔子,李龙的意思是每个人带回去两只,剩下的留着卖,杨永强和陶大强的意思是都拿去卖,卖不掉再拿回来吃。李龙就一人分了一个,剩下的就存在马号里,等着拿去出售。

    接下来的两天,李龙和陶大强、杨永强他们运气倒是不错,每天能搞到三四十公斤鱼。

    梁家三兄弟的收获也变多了,李龙猜测应该是大雪把冰上芦苇荡里可能的通气孔给堵了,雪厚,空气下不去,那砸开的冰窟窿就成了鱼寻找氧气必然途径。

    不光鱼多,也有大货,李龙这边看着光两公斤以上的鱼就有二三十条,鲤鱼和草鱼居多,五道黑少了一些。

    他挑出五条个头比较均匀的鲤鱼,打算等去出售的时候拿到大肉食堂去。

    既然答应了钟经理,那就得说话算数。

    下完大雪的第三天下午,从小海子回来,李龙去了李建国那里,把七十六号牵上,套着马车拉到了马号。

    他们打算第二天一大早就去石城卖鱼。

    这几天积累下来的鱼有两百多公斤,加上又下了一次兔子套,合计有二十四只兔子,也不少了。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李龙就套好马车,把一袋袋鱼往车上装。

    他这边才开始,陶大强和杨永强两个就赶了过来。

    两个人都穿着棉大衣,戴着棉帽子,很厚实。看李龙开干,他们也一起,把东西都搬上车,又往车里放了两捆草后,老罗叔也把简单的早饭做好了。

    苞谷面糊糊,香豆花卷,炒咸菜。

    吃过后,李龙又从屋子里找三根棍子放车里,想了想,他又把五六半拿出来,压满子弹,关上保险装到枪套里,塞到马车的鱼袋子下面,然后三个人一起赶着马车往石城去。

    从村里到乡里的路上雪还没有完全被压平,只有一人行的印子,马车压在厚厚的雪上,发出吱吱吱的声音。七十六号也很用劲,李龙他们也没坐在车上,直接跟在边上,一直到乡里往县里拐的时候,路况才好起来,路面雪压的瓷实,平滑。

    “来,咱们上车,等到县里,买包子吃。”

    路上用了一个多小时到县里,太阳这时候才露出地平线,他们去大肉食堂买包子,李龙顺便要把那些鱼给钟经理。

    钟经理还没在,李龙便把五条鲤鱼留在了食堂,让服务员给打了个收条。

    三个人吃着包子往石城进发,路上偶尔能碰到来回的卡车和客车。

    “龙哥,你说咱这鱼能卖掉吗?”杨永强还是有点担心,毕竟现在和以前不一样。

    “能,肯定能。”李龙很有信心,市场只会越来越大,毕竟人是越来越多,而且临近过年,存东西过年都成习惯了,哪怕再过三四十年,无论城市农村,快到过年的时候还有囤货的习惯。

    但实际上到那个时候,大型超市、饭店都是不放假的,想吃什么随时都能买到,年轻人已经没有了囤货的习惯,但老一辈还在坚持。

    所以这时候卖鱼、肉之类的,基本上是不会有滞销现象。

    毕竟现在去肉铺买肉还需要肉票,谁家的票也不会很多。但在市场里买鱼就不需要了,这买卖谁都能算得清。

    过了玛河大桥,经过卡点,再走过一段两边有白杨树的公路,然后就到了石城的城区。

    等到老街的时候,这里已经很热闹了。李龙扫了一圈,发现想要在里面找个合适的摊位挺难,便对陶大强和杨永强说:

    “我先把马车停到外面,咱们分头行动。你们两个呢,一个人背一口袋鱼,一个人背几只兔子去里面找合适的摊位,肯定有人收摊走人的。我呢,牵着马车就在这外围摆起来,你们卖完了就到我这里来拿。”

    “我卖鱼吧,习惯了。”杨永强抢着说道。

    “那我卖兔子。”陶大强也不争,问道,“龙哥,这兔子咋卖?”

    “重点儿的卖五块,轻点儿的三四块都行。大肉铺子里,一公斤排骨一块八,五花肉到两块了。咱这样卖,毛兔子合一块一公斤,不贵。”李龙说道。

    “那鱼呢?”杨永强跟着问。

    “鲤鱼一块,鲫鱼挑的话就是九毛,不挑归堆铲着卖是八毛。”李龙想了想说,“五道黑也是一块,鲢子九毛。”

    价格定了之后,杨永强提着秤,陶大强背着一袋有七八只的兔子就往市场里面走。

    李龙在这里把七十六号拴在路边一棵树上,先给它擦了擦汗,然后从车上弄下来一袋鱼,铺好塑料布倒了上去,又在边上摆了几只兔子,准备就绪后,大声吆喝起来。

    李龙发现,市场里人很多,但大多数行色匆匆。市场里的管理员多了两位,有四个人,两人一组两人一组的在来回巡逻,而在巡逻人员离开的时候,有鬼鬼祟祟的家伙尾随行人。

    很可疑。

    管理人员在李龙这里收了五毛钱的管理费就离开了,离开前提醒了他一句:

    “卖东西的时候注意财务,发现有可疑情况的时候高喊,我们就会及时赶到。”

    李龙随即反应过来。

    八三年了啊。

    他选的位置在老街的外围,这里的人流量并不大,好在李龙的声音足够大,吆喝了一会儿之后,陆陆续续就人过来看鱼。

    听到李龙报出来的价格后,那些人很快就开始挑了起来。

    这让李龙严重怀疑,自己这边报价可能报低了。

    果然,没一会儿杨永强提着袋子过来,匆匆告诉李龙,市场里还有卖鱼的,不过他们卖的鱼均价在一块一到一块二,自己这边的确卖便宜了。

    不过既然已经标价了,李龙对杨永强说:

    “今天就先这么卖了,咱们也不吃啥亏,卖完就赶紧回,看这行情,这段时间买鱼的还挺多,咱们能赶年前抓紧时间赚一波。”

    本身过来是试试水,现在看来有戏,那自然是要多赚一些了。看看年前能不能再赚台电视机出来。

    鱼卖的很快,兔子也开张了,一个明显穿着很得体的中年男人挑中了两只兔子,痛快的给了八块钱,提着兔子离开了。

    李龙猜测,这人应该是给自己家一只,丈人家一只。当然这样的家庭也是不差钱的。

    抽空李龙给七十六号放一捆草料,草料还没吃一半的时候,杨永强又回来一趟,然后陶大强也回来了一趟。

    鱼明显比兔子受欢迎。

    不过还好,看样子,今天赶中午之前,应该能出完货。

    过了一会儿,杨永强过来的时候,脸上带着血,李龙吓了一跳,急忙问怎么回事。

    “碰上小偷了!”杨永强有点不在乎,“打了一架!”

    嘿!

    http://www.cxzz958.com/zhongshengbayiyuxixibei/4389104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xzz958.com。鬼吹灯手机版阅读网址:m.cxzz958.com